以祂為滿足和喜樂

 

 

                                                   「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 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2:3-4;3:17-19a)

 

 

週咱們研讀了那鴻書,這週咱們來研讀哈巴谷書。關於哈巴谷書──哈巴谷這名稱,大概是希伯來文,意思是「擁抱」;但也可能是「亞喀得」文,指一種園林植物。從本書首句可知他是一位先知;另外,有人根據書中最末句「這歌交與伶長,用絲絃的樂器」,推測哈巴谷是任職於聖殿的利未人,但這也只是猜想而已。關於本書寫作日期 ,主要的線索來自哈1:5-6節,提到神出人意料地興起迦勒底人(即巴比倫人);然而這是指神使他們本身強大起來,還是說他們興起來威脅猶大的安危呢?如果指前者的話,則哈巴谷書寫於新巴比倫帝國崛起之前不久,就是猶大王瑪西(主前六八九至六四一年)的末期,約西亞(主前六三九至六○九年)的早期。但是,大多數學者以為:哈1:5指迦勒底人快將危害猶大國的安全,所以哈巴谷是在約雅敬王時(主前六○九至五九七年)作先知的,與西番雅及耶利米差不多同期 。這樣,哈1:2-4所指斥的罪乃是約雅敬時代的惡行(參王下23:37;耶22章)。

 

 

哈巴谷可說是先知中的約伯,二者同是探討受苦這問題,不過約伯針對的困惑是個人的受苦,而哈巴谷關注的乃是國家性的問題。他先是不明白神為何准許罪惡和強暴存於猶大內,繼而對神利用更兇暴的巴比倫人來懲治祂的百姓有所質疑。在探討的過程中,哈巴谷與神展開談話,把他的疑問帶出來,所以本書的方式不像其他先知書只著重神對百姓的說話,而是包括作者對神的許多申訴和呼籲(參哈1:2-4、12-17;2:1;3:1-19)。文中有三種不同的體裁:1.1:2-2:3是對話,討論神的公義;2.3章是篇詩歌;3.2:4-20是一連串對惡人(巴比倫人)的指責。作者不獨文筆優美,而且處處顯出他對本國百姓的愛護和關懷。他對神的質疑不是由於自恃,而是出自熱忱,要維護神的聖潔和公正。在短短的三章經文裡,作者充分地表明神的偉大、掌權和公義,以及自己對祂的敬畏和倚賴。在與神的對話中、先知的質疑變成了歌頌,哀求變成了歡呼。

 

 

哈巴谷書第一章記載──引言:話說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默示」:原文有「重擔」的意思。)。──先知的第一個問題:他說:「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先知質問神為何容許猶大長期處於不義之中。「呼求」:原文指「求助」。「哀求」:指呼叫求助。「強暴」:此詞於舊約中頻頻出現,特別指不正義的侵略罪行。「為何…不理」:先知不明白為何聖潔的神竟容許選民處於罪中而無動於中(參民23:21)。「爭端和相鬥」:大概是指猶太貴族壓逼平民所引起的鬥爭。「放鬆」:原文有「無效」之意。「顯明」:即「得勝」。)。」(參哈1:1-4)

 

 

神首次的答覆──祂要藉迦勒底人懲罰猶大:耶和華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我必興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殘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佔據那不屬自己的住處。他威武可畏,判斷和勢力都任意發出。他的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馬兵踴躍爭先,都從遠方而來;他們飛跑如鷹抓食,都為行強暴而來,定住臉面向前,將擄掠的人聚集,多如塵沙。他們譏誚君王,笑話首領,嗤笑一切保障,築壘攻取。他以自己的勢力為神,像風猛然掃過,顯為有罪(神宣告祂奇妙的作為。「你們」:指先知及神的百姓。「你們的時候」:指先知在生的日子。「迦勒底人」:是亞伯拉罕的兄弟鶴拿之子基薛的子孫(參創2:20-22)後來在拿布巴拉薩(主前六二五至六○五年)領導之下強盛起來,建立新巴比倫帝國。「判斷…發出」:原文作「他的公平由他而出(即他的律法就是自己),他要發揚自己的尊榮。」「定住臉面向前」:原文意思不詳,或譯作「他們聯群結隊,如東風(即旱風)前進」。「譏誚…首領」:迦勒底人習慣把俘擄了的首領置於籠內,展示人前,有時甚至剜掉雙目(參耶39:5-7)。「築壘」:迦勒底人圍攻敵城時,往往在城牆外堆積泥土,築成土壘,以便攻取。迦勒底人崇拜自己的力量。)。」──哈巴谷的第二個問題:耶和華─我的 神,我的聖者啊,你不是從亙古而有嗎?我們必不致死。耶和華啊,你派定他為要刑罰人;磐石啊,你設立他為要懲治人。你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不看奸惡;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你為何使人如海中的魚,又如沒有管轄的爬物呢?他用鉤鉤住,用網捕獲,用拉網聚集他們;因此,他歡喜快樂,就向網獻祭,向網燒香,因他由此得肥美的分和富裕的食物。他豈可屢次倒空網羅,將列國的人時常殺戮,毫不顧惜呢(神為何讓惡人懲罰比他公義的人?先知肯定他對神的信心,相信神藉著迦勒底人的手審判猶大。「我們必不致死」:猶太法典中有修改為「你(神)必不致死」。「磐石」:耶和華是以色列民的磐石、避難所(參申32:4、15、37)。先知抱怨神讓比猶大更不義的惡人來刑罰他們。「惡人」:指迦勒底人。迦勒底人侵害他國,好像漁人捕魚,任意捕捉宰殺。「管轄」:指保護他們的統領。「爬物」:指海裡的生物(參創1:21)。「勾」、「網」、「拉網」:代表迦勒底人用以擊敗敵人的軍事力量。先知問惡人放肆殺戮要達多久。)?(參哈1:5-19)

 

 

哈巴谷書第二章記載──神第二次的答覆──迦勒底人也將受罰: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我可用甚麼話向祂訴冤(向祂訴冤:或譯回答所疑問的)。祂對我說:「將這默示明明地寫在版上,使讀的人容易讀(「使讀的人容易讀」:原文作「讓讀的人雖快跑也讀得來」(參呂譯)。或譯:隨跑隨讀)。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先知的等候,他視自己為瞭望者,留意神對人有何指示,並在神面前做百姓的發言人。本章3節是說神所應允的必按著祂定的日期來到。這裡是指迦勒底人的審判,但新約曾把此段經文應用在基督的身上(參來10:37)。「義人因信得生」:義人是指在神眼中看為義的人,這等人是因信而活的。所謂信是對神堅定的信靠、忠信,以及由此產生出來的表現。)。」(參哈2:1-4)

 

 

迦勒底人的五禍──迦勒底人因酒詭詐,狂傲,不住在家中,擴充心欲,好像陰間。他如死不能知足,聚集萬國,堆積萬民都歸自己(「酒」:迦勒底人嗜酒。「因酒詭詐、狂傲」:原文或作「酒欺騙了他,使他成了狂傲的人」。「不住在家中」:原文作「他不止息」,指他不心滿意足。「陰間」:人死後所往之處。「擴充…不能知足」:陰間和死亡常被形容為貪婪地吞滅活人(參箴27:20;30:16;賽5:14)。這裡是指迦勒底人頻頻侵害敵人,野心無止境。)。這些國的民豈不都要提起詩歌並俗語譏刺他說:「禍哉!迦勒底人,你增添不屬自己的財物,多多取人的當頭,要到幾時為止呢?咬傷你的豈不忽然起來,擾害你的豈不興起,你就作他們的擄物嗎?因你搶奪許多的國,殺人流血,向國內的城並城中一切居民施行強暴,所以各國剩下的民都必搶奪你(第一個禍:因掠奪他人而招致。「當頭」:指抵押物或債務;這裡是指迦勒底人如同敲詐的債主,不斷搶奪他人的財物。「咬傷你的」:可能作「欠你債的」;這裡是指迦勒底人將遭報、被劫掠。)。」為本家積蓄不義之財、在高處搭窩、指望免災的有禍了!你圖謀剪除多國的民,犯了罪,使你的家蒙羞,自害己命。牆裏的石頭必呼叫;房內的棟梁必應聲(第二禍:因貪財不義而致禍。「本家」:指迦勒底王朝。「在高處搭窩」:置己身於安全之處。欺壓人者必被控訴。這裡的意思是:就算沒有證人,連沒有生命的東西也要出聲告發他們的罪。)。以人血建城、以罪孽立邑的有禍了!眾民所勞碌得來的被火焚燒,列國由勞乏而得的歸於虛空,不都是出於萬軍之耶和華嗎?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第三個禍:因暴行而致禍。迦勒底人用暴力強逼俘虜替他們勞役,但這些勞役的結果終必歸於虛空。惟有耶和華能興邦立邑(參詩127:1),違背祂的人注定要失敗。本章14節引自賽11:9,本書加上「榮耀」一詞。全地要知道耶和華大有能力和尊榮,祂要滅盡一切的惡勢力。)。給人酒喝、又加上毒物、使他喝醉、好看見他下體的有禍了!你滿受羞辱,不得榮耀;你也喝吧,顯出是未受割禮的!耶和華右手的杯必傳到你那裏;你的榮耀就變為大大地羞辱。你向黎巴嫩行強暴與殘害驚嚇野獸的事必遮蓋你;因你殺人流血,向國內的城並城中一切居民施行強暴(第四個禍:因強暴而招禍。這裡以醉酒者露體的愴態來代表弱國被征服後所受不人道的虐待。 「又加上…喝醉」:原文或作「從酒袋倒出(酒)來直至他喝醉」。耶和華將照迦勒底人的暴行報應他們。「未受割禮」:代表最大的恥辱。這裡是指迦勒底人同樣要受醉酒露體的羞辱。死海古卷及古譯本則作「眩暈搖晃」。「耶和華右手的杯」:指耶和華憤怒的審判。「向 …驚嚇野獸」:對自然界、動物界的蹂躪。「利巴嫩」:以色列西北之國,尼布甲尼撒奪取該地後把香柏樹砍下供建築之用(參賽14:8)。但這名稱也可能象徵以色列(參耶22:6-7、20-23)。)。雕刻的偶像,人將它刻出來,有甚麼益處呢?鑄造的偶像就是虛謊的師傅。製造者倚靠這啞巴偶像有甚麼益處呢?對木偶說:「醒起!」對啞巴石像說:「起來!」那人有禍了!這個還能教訓人嗎?看哪,是包裹金銀的,其中毫無氣息。惟耶和華在祂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祂面前肅敬靜默(第五個禍:因拜偶像而招致。「虛謊的師傅」:指偶像本身包含著虛假的本質。 「教訓人」:指給人指示。「肅敬靜默」:表示對神的尊敬(參詩46:10),及以敬畏的心等候神大能的作為(參哈3:2、16)。)。(參哈2:5-20)

 

 

哈巴谷書第三章記載──哈巴谷的祈禱與頌讚:先知哈巴谷的禱告,調用流離歌(「流離歌」:是一種激昂奔放的調子。)。耶和華啊,我聽見你的名聲(或譯:言語)就懼怕。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懼怕」:指對神的敬畏。「復興」:原文作「使它活過來」。「這些年間」:指「我們的世代」(參現代中文譯本),與哈2:3所述有段時距,先知求神勿耽延太久,快點彰顯祂的作為。)。 神從提幔而來;聖者從巴蘭山臨到。(細拉)祂的榮光遮蔽諸天;頌讚充滿大地。祂的輝煌如同日光;從祂手裏射出光線,在其中藏著祂的能力。在祂前面有瘟疫流行;在祂腳下有熱症發出。祂站立,量了大地(量了大地」:七十士譯本作「使地搖撼」。或譯:使地震動),觀看,趕散萬民。永久的山崩裂;長存的嶺塌陷;祂的作為與古時一樣。我見古珊的帳棚遭難,米甸的幔子戰兢(此段經文中有些字句是取材自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神在前頭領導的情形(作為神日後拯救的預表):從西乃,經過以東,向迦南邁進(參民20:14;申33:2;士5:4;詩68:7-8)。「提幔」:以東北方的城市(參耶49:20;結25:13;俄9)。「巴蘭山」:西乃山地的一部分(參申33:2)。「手」、「光線」:都代表能力,這裡可能是借用閃電從密雲中發出光輝的自然景象來描寫神的大能。「瘟疫」、「熱症」:代表神審判的大能。「在祂腳下」:指跟隨在祂後面。「「趕散萬民」:應作「使萬民搖動」(參伯37:1)。「與古時一樣」:或作「永遠長存」。「古珊」、「米甸」:圍繞以東的地區,神帶領以色列人從西乃曠野進迦南時路經這些地方。)。(參哈3:1-7)

 

 

哈巴谷的祈禱與頌讚──神的顯現有如戰士臨到敵人一般:耶和華啊,你乘在馬上,坐在得勝的車上,豈是不喜悅江河、向江河發怒氣、向洋海發憤恨嗎?你的弓全然顯露,向眾支派所起的誓都是可信的。(細拉)你以江河分開大地。山嶺見你,無不戰懼;大水氾濫過去,深淵發聲,洶湧翻騰(原文是向上舉手)。因你的箭射出發光,你的槍閃出光耀,日月都在本宮停住。你發憤恨通行大地,發怒氣責打列國,如同打糧。你出來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打破惡人家長的頭,露出他的腳(原文是根基),直到頸項。(細拉)你用敵人的戈矛刺透他戰士的頭;他們來如旋風,要將我們分散。他們所喜愛的是暗中吞吃貧民。你乘馬踐踏紅海,就是踐踏洶湧的大水(神的介入往往帶來宇宙性的騷動(參士5:4-5;詩77:16-19;114:3-7),但這些騷動也可能指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的情景。「弓全然顯露」:指戰士準備射殺。「向眾支派…可信的」:或譯作「你命令把箭矢搭滿(在弓弦上)」。「日月都在本宮停住」:可能是指約書亞命令日頭停住的事(見書10:12-13)。「通行」:原指軍隊跨步前進。耶和華的審判懲戒了作惡的列國,與此同時則解救了祂的子民。「受膏者」:指受膏的君王(參撒上2:10;撒下22:51)或神的選民(參詩28:8)。「打破…直到頸項」:原意可指從屋頂至地基搗毀整幢房子,或指從頭到腳擊打惡人的首領。這裡神所擊打的可能不單限於迦勒底人,而是更廣的包括普世一切敵對神的勢力。「暗中吞吃貧民」:或作「吞吃在匿藏中的困苦人」。「紅海」:原文僅作「海」,這裡可能與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步過紅海有關。)。──哈巴谷的回應: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嘴唇發顫,骨中朽爛;我在所立之處戰兢。我只可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犯境之民上來。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 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先知看見異象,因主的威嚴而顫抖,但他從懼怕中轉至信靠,靜待神作為,知道祂必得勝。「犯境之民上來」:或作「那上來侵犯我們的民」。「無花果」、「葡萄」和「橄欖」:是當時的重要糧食。經過與神的對話,先知全然信靠神,並能歡欣。「救我的神」:或作「神、我的救主」,「救」於原文與「耶穌」這名稱同一字根。「快如母鹿的蹄」:應作「穩行如母鹿」。「穩行在高處」:神的子民最終得以勝過世界上任何的壓逼。此句原文作「踐踏在背上」,原指勝利者將腳踏在敵人身上,以示克服對方(參書10:24;王上5:3)。)。這歌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伶長」:聖殿音樂的主管人。)。(參哈3:8-19)

 

 

先知向上帝呼喊,感嘆上帝沒有應允他的禱告、不拯救他脫離奸惡,他以兩個「為何」的問題,表達他內心的掙扎。他不明聖潔的上帝為何看信仰的崩潰及道德的衰落卻不採取行動,他忿然呼喊「公理顛倒」以示抗議。上帝的回答卻令先知十分震驚,上帝竟以殘暴的巴比倫人成為祂刑罰子民的工具(參哈1:1-11)…先知雖然內心仍然有矛盾、掙扎,但他仍然忠實地執行守望之責,他要留意上帝的回答,以便他能即時發問,他要為上帝的子民的前景討個明白,他深信上帝必回答…「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句宣告在此的意思是「因信而活」,屬祂的人必須對祂的作為有信心,知道惡人終必滅亡,才能在困境中過著倚靠上帝的生活,以致最終能得著生命之福(參哈2:1、4)…先知已不再對祂質疑,他已經超越理性的困擾,來到更高的境界,以祂的主權為首,他完全降服在祂的旨意之下(參哈3:2)…信心的禱告是要以祂成為我們的力量,在困難中仍能過平安喜樂的生活,就如母鹿在高處輕輕跳躍一樣…讓我們學習以祂為滿足和喜樂,而輕看目前或將來的艱苦。……本週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只是義人(有古卷:我的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看哪!上帝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祂,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來10:36-38;賽12: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