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基督徒的使命

 

 

「人子啊,葡萄樹比別樣樹有甚麼強處?葡萄枝比眾樹枝有甚麼好處?其上可以取木料做甚麼工用,可以取來做釘子掛甚麼器皿嗎?看哪,已經拋在火中當作柴燒,火既燒了兩頭,中間也被燒了,還有益於工用嗎?完全的時候尚且不合乎甚麼工用,何況被火燒壞,還能合乎甚麼工用嗎?」(結151-5

 

 

月的第一個星期,我們研讀以西結書第十四章到第十五章。以西結書第十四章記載──崇拜假神的求問者:話說不僅在猶大和耶路撒冷有假先知,即使在被擄之地也有人附從巴比倫的偶像──有幾個以色列長老到我這裏來,坐在我面前。耶和華的話就臨到我說:「人子啊,這些人已將他們的假神接到心裏,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我豈能絲毫被他們求問嗎?所以你要告訴他們:『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家的人中,凡將他的假神接到心裏,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又就了先知來的,我─耶和華在他所求的事上,必按他眾多的假神回答他(或譯:必按他拜許多假神的罪報應他),好在以色列家的心事上捉住他們,因為他們都藉著假神與我生疏(在被擄之地也有人附從巴比倫的偶像。這些長老一面心裡信服假神,一面卻又向先知以西結求問上帝的話,先知得到的話是:上帝要親自以刑罰來答覆他們。「接到心裡」:指主動的行為。「陷於罪的絆腳石」,指所拜的偶像(參結7194412)。「我豈能…求問嗎」:拜假神的人不可同時又求問耶和華,祂也不會答覆他們的詢問。「好在以色列家的心事上捉住他們」:應作「好奪回以色列家的心」。)。』」(參結141-5

 

 

神必向拜假神的求問者變臉──「所以你要告訴以色列家說:『主耶和華如此說:回頭吧!離開你們的偶像,轉臉莫從你們一切可憎的事。』因為以色列家的人,或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凡與我隔絕,將他的假神接到心裏,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又就了先知來要為自己的事求問我的,我─耶和華必親自回答他。我必向那人變臉,使他作了警戒,笑談,令人驚駭,並且我要將他從我民中剪除;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先知若被迷惑說一句預言,是我─耶和華任那先知受迷惑,我也必向他伸手,將他從我民以色列中除滅。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孽。先知的罪孽和求問之人的罪孽都是一樣,好使以色列家不再走迷離開我,不再因各樣的罪過玷污自己,只要作我的子民,我作他們的 神(「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在被擄之地並沒有這種「寄居的外人」;神在此使用律法書中的詞句(見利1781013),為了顯示這裡所說的是故有的條例,不容輕忽。人若干犯這條例,所受的刑罰也和舊有的規定一樣:「我要將他從我民中剪除(見本章8、參利17102036」。「警戒」:作其他人的鑑戒。「笑談」:即「笑柄」。「任那先知受迷惑」:原作「迷惑那先知」(參王上2223;耶310)。神任先知受迷惑,以致引誘百姓隨假神,目的是要試驗百姓是否盡心盡性愛神(參申133)。受迷惑的先知也要擔當自己的罪,因他們自己的良心早已敗壞了;否則他們應能看出求問者假意,並給予正確的答覆。11節:明顯的指出整段經文是與不遵守約之要求有關。)。這是主耶和華說的。」(參結146-11

 

 

耶路撒冷無可避免的災難──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啊,若有一國犯罪干犯我,我也向他伸手折斷他們的杖,就是斷絕他們的糧,使饑荒臨到那地,將人與牲畜從其中剪除;其中雖有挪亞、但以理、約伯這三人,他們只能因他們的義救自己的性命。這是主耶和華說的。我若使惡獸經過糟踐那地,使地荒涼,以致因這些獸,人都不得經過;雖有這三人在其中,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們連兒帶女都不能得救,只能自己得救,那地仍然荒涼。或者我使刀劍臨到那地,說:刀劍哪,要經過那地,以致我將人與牲畜從其中剪除;雖有這三人在其中,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們連兒帶女都不能得救,只能自己得救。或者我叫瘟疫流行那地,使我滅命(原文是帶血)的忿怒傾在其上,好將人與牲畜從其中剪除;雖有挪亞、但以理、約伯在其中,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們連兒帶女都不能救,只能因他們的義救自己的性命(這段經文顯示公義的神不容怠慢,即使有像挪亞、但以理、約伯這樣的義人(參創69;伯11)為百姓代求,也無法挽救耶路撒冷脫離神忿怒的審判。當日百姓可能援引亞伯拉罕為所多瑪祈求(參創1822-33)一事,作為義人救回惡人的先例,但這裡要強調,以色列的罪過實在太大,神的審判無可避免。況且昔日挪亞也只能救回自己的家人,而約伯更不能叫自己的兒女得免遭害(參伯118-19)。13-19節:描寫在神的公義下的四種審判:1.饑荒、2.惡獸的威脅、3.刀劍、4.瘟疫。13 節「有一國」:或作「有一地」,指任何地方。「干犯我」:指向神悖逆不忠。「但以理」:傳統認為這裡是指與以西結同時的以色列擄民,即但以理書的主角。但根擄考古的發現,主前十四世紀的拉斯珊拉泥版中、也有一個族長名叫但以理,他是一個義人、哲士,曾為孤兒寡婦伸冤。這一位更有可能是此處的「但以理」,因挪亞、約伯皆為上古時代的賢人,而且此處的「但以理」原文拼法與但以理書的「但以理」並不同。「使我滅命的忿怒」:即「使我那叫人流血滅亡的烈怒」。)。」(參結1412-20

 

 

神仍給耶京留下少數的生還者──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將這四樣大災─就是刀劍、饑荒、惡獸、瘟疫降在耶路撒冷,將人與牲畜從其中剪除,豈不更重嗎?然而其中必有剩下的人,他們連兒帶女必帶到你們這裏來,你們看見他們所行所為的,要因我降給耶路撒冷的一切災禍,便得了安慰。你們看見他們所行所為的,得了安慰,就知道我在耶路撒冷中所行的並非無故(上段所述四種審判的任何一種已足夠剪除地上一切生命,但在耶京神卻把四禍一併降下,充分顯示審判的嚴厲。神卻不至叫他們全民覆滅,仍給他們留下少數的生還者。「得了安慰」:這裡指在苦困惑中得到新的體驗。因此23節可有兩種解釋:1.當被擄的人看見耶京劫後的餘生者,聽見他們悲慘的遭遇,便會慶幸自己早先被擄;2.「所行所為」指百姓的惡行,他們能「連兒帶女」獲救,並非因為自己的義,乃是要使被擄的人明白,神所賜下的刑罰原是合理的。)。這是主耶和華說的。」(參結1421-23

 

 

以西結書第十五章記載──無用的葡萄枝: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啊,葡萄樹比別樣樹有甚麼強處?葡萄枝比眾樹枝有甚麼好處?其上可以取木料做甚麼工用,可以取來做釘子掛甚麼器皿嗎?看哪,已經拋在火中當作柴燒,火既燒了兩頭,中間也被燒了,還有益於工用嗎?完全的時候尚且不合乎甚麼工用,何況被火燒壞,還能合乎甚麼工用嗎(以色列與神的關係通常可用葡萄園與園丁作比喻,這裡不但以毫無用的野葡萄枝比喻耶路撒冷,更要表明耶路撒冷有如被燒過的樹枝,除用作起火柴料之外,再無其他用途。問這葡萄枝比其他樹枝有什麼好處,暗示以色列在列邦中並不比人強,反而更無用。「當作柴燒…還有益於工用嗎?」:暗示耶京被燒毀外,一無四處。)?」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眾樹以內的葡萄樹,我怎樣使它在火中當柴,也必照樣待耶路撒冷的居民。我必向他們變臉;他們雖從火中出來,火卻要燒滅他們。我向他們變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我必使地土荒涼,因為他們行事干犯我(7節:耶京幾年前(主前五九七年)已遭到火一樣的審判,約雅斤王被擄(參王下2410-16),全城好像燒焦的葡萄樹,現在神要用火審判他們,徹底棄絕百姓。)。這是主耶和華說的。」(參結15

 

 

先知以西結宣佈上主公義的審判必然臨到。猶大已像一顆腐爛不堪的蘋果,無藥可救。為了履行聖約的誓言,顯示上主的公義,上主的審判非臨到不可。以西結用了一個譬喻,表明這審判的必然性。這譬喻是說,即使古代三位著名的義人挪亞、但以理、約伯再世,也不能改變耶路撒冷受審判的命運;而且連這三位義人的兒女,也不能因他們而免除審判(參結1413-20)…上主揀選以色列人的本意,是使他們作外邦人的光(參賽426)。他們被保護、栽培,是由於神聖的使命,並非由於他們本身較其他民族優越:「葡萄枝比眾樹枝(外邦)有甚麼好處?」所以他們被揀選與被栽培,一方面是恩典,一方面也是召命。他們既蔑視恩典,背棄召命,就和其他野樹沒有分別,上主要把它放在火中當柴燒(參結151-6)…我們同樣被保護與栽培,這是恩典。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身負神聖的使命:在世上發揮光和鹽的作用…上主期待我們珍惜恩典,實踐使命。可惜,許多我們卻忘記了我們基督徒的身分與使命,像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一樣。所以我們要常常以此為警惕…實踐基督徒的使命…願聖靈幫助我們……本週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15: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