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倚靠祂面對生活

 

 

                                          「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裏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耶和華必將以色列人交付敵人,直等那生產的婦人生下子來。那時掌權者(原文是祂)其餘的弟兄必歸到以色列人那裏。祂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並耶和華─祂 神之名的威嚴,牧養祂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因為祂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這位必作我們的平安。」(彌5:2-5a)

 

 

年最後一週,咱們研讀彌迦書第三章到第五章。彌迦書第三章記載──首領的殘虐與報應:話說神藉先知譴責眾首領及預言耶京淪陷:我說:『雅各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要聽!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你們惡善好惡,從人身上剝皮,從人骨頭上剔肉,吃我民的肉,剝他們的皮,打折他們的骨頭,分成塊子像要下鍋,又像釜中的肉。到了遭災的時候,這些人必哀求耶和華,祂卻不應允他們。那時祂必照他們所行的惡事向他們掩面(「首領」、「官長」:原文為同義詞,指執行公正的人。「從人身上…釜中的肉」:先知借屠夫殺牛的過程,來描述猶大首領司法不正、欺壓無辜百姓的情況。「遭災的時候」:原作「那時」,就是神發烈怒的時候(參詩2:5;箴1:28)。本章4節指出神必以牙還牙地刑罰首領。)。』──假先知為利發預言的罪與刑罰:論到使我民走差路的先知─他們牙齒有所嚼的,他們就呼喊說:『平安了!』凡不供給他們吃的,他們就預備攻擊他(預備攻擊他:或譯說必遭遇刀兵)─耶和華如此說:『你們必遭遇黑夜,以致不見異象;又必遭遇幽暗,以致不能占卜。日頭必向你們沉落,白晝變為黑暗。先見必抱愧,占卜的必蒙羞,都必摀著嘴唇,因為 神不應允他們。』至於我,我藉耶和華的靈,滿有力量、公平、才能,可以向雅各說明他的過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惡(「牙齒有所嚼的」:應作「牙齒間若有可嚼的時候」。按習俗,先知理當接受求助者的酬謝(參撒上9:8;王上14:3等),但這些先知為利而發假信息,迎合人意。「預備攻擊」:借昔時以色列人在聖戰前所作的準備(參書3:5;撒上13:8-12;珥4:9),形容假先知心存敵意,責備沒有酬謝他們的人。「黑夜」、「幽暗」、「日頭…沉落」等字眼,可形容神審判所帶來的災禍(參摩5:18;番1:15);這裡大概是指假先知得不到神啟示的窘境。「摀著嘴脣」:表示苦惱、羞愧。先知彌迦本人與上述的假先知剛好相反:雖然他責備百姓的信息並不討好,但卻是從神而來,有神的靈賦與力量和權柄。)。──耶京必淪亡:雅各家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當聽我的話!你們厭惡公平,在一切事上屈枉正直;以人血建立錫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首領為賄賂行審判;祭司為雇價施訓誨;先知為銀錢行占卜。他們卻倚賴耶和華,說:『耶和華不是在我們中間嗎?災禍必不臨到我們。』所以因你們的緣故,錫安必被耕種像一塊田,耶路撒冷必變為亂堆;這殿的山必像叢林的高處(「人血」、「罪孽」:大概是指領袖對百姓的壓搾和殘暴。「祭司…施訓誨」:祭司的職責是把律例教導百姓,但當時的祭司卻為報酬而施教。下半節是作者對惡人的譏諷:這些活在罪孽中的人竟自以為義,堅信神必賜下福氣。「這殿」:先知不用「耶和華的殿」,暗示聖殿一旦遭毀,就不再是神的居所,百姓也不再有敬拜的地方。「叢林的高處」:指長滿叢林無人居住的山崗。)。(參彌3)

 

 

彌迦書第四章記載──普世和平、信仰歸一: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祂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祂必在多國的民中施行審判,為遠方強盛的國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末後的日子」:指末世。「流歸」:借用河水的湧流,比喻萬民湧向聖山的情景。假先知的假信息使耶京陷落(參彌3:12),但將來錫安因擁有神的話語,必成為吸引萬民的地方。神作萬國的王,親自施行審判,帶來國泰民安。「坐在…無花果樹下」:是所羅門時代太平景象的描繪(參王上4:25),象徵和平、安逸無憂。)。』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親口說的。萬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們卻永永遠遠奉耶和華─我們 神的名而行(彌迦先知及一些篤信神的百姓對預言的回應:聲稱必事奉神到底。)。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趕出的和我所懲治的。我必使瘸腿的為餘剩之民,使趕到遠方的為強盛之民。』耶和華要在錫安山作王治理他們,從今直到永遠。你這羊群的高臺、錫安城(原文是女子)的山哪,從前的權柄─就是耶路撒冷民(原文是女子)的國權─必歸與你(先知以受傷被趕散的羊形容被逐的猶太人,聲言神必招聚他們,使他們成為強國,接受神權統治。這裡的預言乃指向彌賽亞的降臨(參太9:36)。「餘剩之民」:這詞可能意味:1.威嚇──指災禍後剩餘之人(參摩5:3);2.應許──指審判中的生還者(參賽37:31);3.神的救贖作為──指仍生還的一群(參賽11:11、16)。此處指3。「羊群的高臺」:即牧羊人的守望樓(參代下26:10;27:4), 是看守羊群以防止惡獸襲羊群的地方。作者重申「以色列為耶和華羊群」的主題(參賽40:11)。)。──猶太人得勝的途徑:現在你為何大聲哭號呢?疼痛抓住你彷彿產難的婦人,是因你中間沒有君王嗎?你的謀士滅亡了嗎?錫安的民(原文是女子)哪,你要疼痛劬勞,彷彿產難的婦人;因為你必從城裏出來,住在田野,到巴比倫去。在那裏要蒙解救;在那裏耶和華必救贖你脫離仇敵的手。現在有許多國的民聚集攻擊你,說:『願錫安被玷污!願我們親眼見她遭報!』他們卻不知道耶和華的意念,也不明白祂的籌劃。祂聚集他們,好像把禾捆聚到禾場一樣。錫安的民(原文是女子)哪,起來踹榖吧!我必使你的角成為鐵,使你的蹄成為銅。你必打碎多國的民,將他們的財獻與耶和華,將他們的貨獻與普天下的主(猶大將受敵國攻擊,一敗塗地,然後神要使他們重新起來,勝過萬國。以產難婦人的疼痛比喻在拯救來到之前,敵人的攻擊無可避免地先要臨到百姓,引起莫大的驚恐與痛苦。「沒有君王」:表示神的忿怒臨到,選民喪失福分(參哀4:20)。「謀士」:指能策劃保衛國家君王的人。另一解釋是:當時猶大仍有君王和謀士,但他們對國家無益,反惹來神的刑罰。耶和華才是他們真正的君王(參耶8:19)和謀士(參賽9:6),只能拯救百姓脫離苦難。「從城裡出來」:指城被敵人佔有,居民逼遷外地。錫安「被玷污」是因「被戰爭蹂躪」,而不是因為居民的罪(參賽24:5;耶3:2)。「聚到禾場」:指農夫收割後將穀物帶到打穀場,比喻審判臨到列國(參賽21:10)。牛「踹穀」是用牛蹄;使蹄成「銅」,表示以色列輕易擊敗列國,如銅蹄踐踏禾稼一般。同樣,成了鐵的牛「角」,牴刺起來更為有力。「獻與耶和華」:即把戰利品歸入聖殿的庫房內,是聖戰勝利的傳統儀式(參書6:19、24)。)。(參彌4)

 

 

彌迦書第五章記載──一位君王將要來臨:成群的民(原文是女子)哪,現在你要聚集成隊;因為仇敵圍攻我們,要用杖擊打以色列審判者的臉。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裏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耶和華必將以色列人交付敵人,直等那生產的婦人生下子來。那時掌權者(原文是祂)其餘的弟兄必歸到以色列人那裏。祂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並耶和華─祂 神之名的威嚴,牧養祂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因為祂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猶大雖被敵人圍攻,但將來有一君王(彌賽亞)要從伯利恆而出,治理與牧養百姓,使民安居。「成群」:或作「組成軍隊」或「被圍攻」。「聚集成隊」:為應付外敵入侵而組織成軍;此字原文亦可譯作「自刺」(即割身),是哀悼死人時的舉動(參申14:1;耶16:6)。「審判者」:指古時帶領百姓脫離敵人壓制的士師。「擊打…的臉」:當時的國君,與昔日的士師相反,竟被敵人征服和凌辱(參哀3:30)。 「伯利恆以法他」:伯利恆舊稱以法他(參創35:19;得1:1-2)。「諸城」:原文作「千」,可指部落或鄉鎮。新約馬太福音引用此節時則作「諸首領」(參太2:6)。 「根源」:指出處。「亙古」:或作「古時」。「太初」:於原文可指:1.人類歷史之始(參賽64:4);2.摩西和約書亞的日子(參賽63:9);3.大衛的時代(參摩9:11)。此處大概指遠古時代,表示彌賽亞的根源可追溯到以色列最古的祖先;亦可能暗示彌賽亞自永恆即存在。「那生產的婦人」:指彌賽亞之母,或以色列中屬神的百姓(彌賽亞從他們而出)。「其餘的弟兄」:指失散的以色列人。「歸到以色列人那裡」:或作「與以色列人一同歸回」。彌賽亞這位理想君王並非代替神治理百姓,而是以神權統治。)。這位必作我們的平安。當亞述人進入我們的地境,踐踏宮殿的時候,我們就立起七個牧者,八個首領攻擊他(神在百姓中間立首領保衛他們,敵人(亞述)不但不能進侵,且受以色列人轄制。「七個」、「八個」:指很多(參摩1:3)。「毀壞」:原文或作「統治」。「寧錄地」:即巴比倫和亞述之地。亞述和寧錄這裡可代表敵對勢力。「的關口」:或作「用拔出來的刀」 : 有學者認為5-6節的預言於主前二至一世紀瑪加比獨立時期,已應驗了,當時以色列脫離了敘利亞西流基王的統治。)。(參彌5:1-6)

 

 

神恩待餘民並潔淨他們──雅各餘剩的人必在多國的民中,如從耶和華那裏降下的露水,又如甘霖降在草上;不仗賴人力,也不等候世人之功。雅各餘剩的人必在多國多民中,如林間百獸中的獅子,又如少壯獅子在羊群中。他若經過就必踐踏撕裂,無人搭救。願你的手舉起,高過敵人!願你的仇敵都被剪除!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從你中間剪除馬匹,毀壞車輛,也必從你國中除滅城邑,拆毀一切的保障,又必除掉你手中的邪術;你那裏也不再有占卜的。我必從你中間除滅雕刻的偶像和柱像,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必從你中間拔出木偶,又毀滅你的城邑。我也必在怒氣和忿怒中向那不聽從的列國施報(學者對本章7節有兩個不同的解釋:1.神向身處萬國中的以民大施恩澤,如同降下露水甘霖;2.神藉處於異國的以色列人賜福給萬民。從8-9節看來,1的解釋似較合理。以色列民雖被擄至異邦,但他們勇猛非常,不受敵人克制。「手舉起」:表示成就大事、擊敗對方。神潔淨餘民,使他們不再依靠車馬、城邑與異教的神祗。「車輛」:指戰車。「城邑」:約坦及希西家王均致力興建城邑,作為防禦用途(參代下27:3-4;32:5、29)。「木偶」:或作「亞舍拉」。迦南人立木柱於壇旁,象徵巴力神之妻亞舍拉。「城邑」有學者譯作「偶像」,與上句「亞舍拉」平行。)。』(參彌5:7-5)

 

 

假先知為了飽腹,隨意借用上帝的名稱虛傳平安的信息,用來換取百姓的供物;又對那些沒有給予食物的人,說出咒詛的話。他們這種是非顛倒的宣講,使百姓失去了真神的指引,逐漸走在敗亡的道路上,先知彌迦就嚴厲地指責這些人竊取上帝的威嚴作為私利之用,使原本聖潔的職分變成商業性的工作;故此,他們將會在行事的時候露出罪行來,讓百姓知道他們是假先知。彌迦更進一步指出,真正的先知是靠上帝的靈,滿有能力,對社會、道德和宗教有深入的洞察力,堅守立場和使命,指出罪惡和過犯。這才算是真正先知的本分(參彌3:5-8)…先知彌迦明白上帝對以色列人所施行的審判,目的是叫他們悔改、得以聖潔,能享受祂所賜的福氣。祂的國度必定堅立,高過世上一切的強國;並且在末後的日子,有很多人仰望祂,要投靠祂的國度,遵行祂的訓誨,以建立一種普世性的和平(參彌4:1-8)…先知彌迦預言,小小的伯利恆卻要成為那位要拯救百姓的君王的出生地。彌賽亞將要成為一個嬰兒降生在伯利恆(參彌5:2-4)…彌賽亞統治的時候,所有相信的人都不需軍事和政治力量作保護,也無需為將來而占卜及跪拜偶像,只要專心尋求祂,就必得著幫助,因為祂才是真正的主宰,完全統治人心的上帝…我們要常常反省自己,究竟是我們依賴權力、地位、才能,還是倚靠祂面對生活……本週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太2:3-6;亞4:6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