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神與人立約

 

 

                                「王站在柱旁,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眾民都服從這約。」(王下23:3

 

 

拿西雖然有一個對神效忠的父親希西家,但卻效法迦南人和北國亞哈家去事奉假神,甚至在聖殿中設立偶像和祭壇,以致神對猶大國的怒氣總不止息。到了約西亞作猶大王。約西亞的宗教改革,他在修茸聖殿時,發現了神的律法書…話說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瑪拿西作王五十五年:包括與父親希西家一同執政的十年。瑪拿西是執政最長久的猶大王。(瑪拿西的名字意為「生來為要忘記」(失去的童年)。)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毀壞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做亞舍拉像,效法以色列王亞哈所行的,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指亞述及巴比倫所拜的星象,有人認為這顯示瑪拿西可能受了亞述的控制和影響。由於從主前六七一年開始,猶大便一直是亞述的藩屬國;然而並無證據顯示亞述人強迫藩屬國改變宗教政策,只要他肯承認宗主國的神。只有在任何毀約的情況中會施行報復,契約通常都會有一抄本放在廟宇之中。瑪拿西的罪名是反其父親潔淨宗教之道而行(參王下18:3~5),任意地重蹈亞哈斯的舊惡(參王下16:13),可能是受到一派當權的親亞述或親埃及黨派唆使所致。)在耶和華殿宇中築壇。耶和華曾指著這殿說:「我必立我的名在耶路撒冷。」他在耶和華殿的兩院中為天上的萬象築壇(「兩院」:可能是指聖殿的內院(參王上7:12)和王宮的「中院」(參王下20:4)。), 並使他的兒子經火,又觀兆,用法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祂的怒氣;又在殿內立雕刻的亞舍拉像。耶和華曾對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說:「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和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以色列人若謹守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他們的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他們的一切律法,我就不再使他們挪移離開我所賜給他們列祖之地。(「使他們挪移」:原文作「使以色列的腳飄流」。)」他們卻不聽從。瑪拿西引誘他們行惡,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甚。耶和華藉祂僕人眾先知說:「因猶大王瑪拿西行這些可憎的惡事比先前亞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猶大人拜他的偶像,陷在罪裡;所以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叫一切聽見的人無不耳鳴。 我必用量撒瑪利亞的準繩和亞哈家的線鉈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淨耶路撒冷,如人擦盤,將盤倒扣。我必棄掉所餘剩的子民(子民原文作產業),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使他們成為一切仇敵擄掠之物;是因他們自從列祖出埃及直到如今,常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我的怒氣。』」(「準繩」和「線鉈」:可代表標準(參賽28:17),顯示神對以色列及對猶大有相同的要求;但亦可代表神的審判,猶大因沒有達到神的標準而同樣招來亡國的收場。「將盤倒扣」:即「翻倒」。表示神要把應許地的居民將被驅逐出境(參耶51:4)。)因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使猶大人陷在罪裡,又流許多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從這邊直到那邊。(「又流許多無辜人的血」:可能指被殺的先知。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先知以賽亞是在瑪拿西執政時被鋸死的(參來11:37)。)瑪拿西壽終,他兒子亞們繼位。(瑪拿西雖然罪大惡極,但仍有好的收場,這大概是因為他後來悔改歸正(參代下33:12-16)之故。)亞們作猶大王。亞們效法父親瑪拿西的惡行,最後被臣僕殺死。(這可能是國中反亞述的勢力所為,但結果還是親亞述派得勢。)亞們死後,他兒子約西亞繼位。(參王下21)

 

 

約西亞作猶大王。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約西亞登基第十二年已開始從事宗教改革(參代下34:3),至第十八年時猶大已完全脫離亞述的控制,約西亞便著手清理被蹂躪的聖殿。約西亞全心全意遵守神的律法,在列王中他所施行的改革來得最徹底。他像約阿施一樣(參王下12:4-16),收集百姓所奉獻的銀子,用來修理聖殿。大祭司希勒家對書記沙番說:「我在耶和華殿裡得了律法書。」希勒家將書遞給沙番,沙番就看了。書記沙番到王那裡,回覆王說:「你的僕人已將殿裡的銀子倒出數算,交給耶和華殿裡辦事的人了。 」書記沙番又對王說:祭司希勒家遞給我一卷書。沙番就在王面前讀那書。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 吩咐祭司希勒家與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該亞的兒子亞革波、書記沙番和王的臣僕亞撒雅,說:「你們去為我、為民、為猶大眾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為我們列祖沒有聽從這書上的言語,沒有遵著書上所吩咐我們的去行,耶和華就向我們大發烈怒。 」(古人將重要文件存放於建築物的地基,大祭司在修殿時發現律法書,可能與此習俗有關。此律法書是摩西五經的一部分,包括有關離棄耶和華所招來的災禍之經文,如申命記28章或利未記26章(參申28:15-68;利26:14-39)。約西亞讀了這書便重新懺悔認罪,並求問耶和華。)於是,祭司希勒家和亞希甘、亞革波、沙番、亞撒雅都去見女先知戶勒大。戶勒大是掌管禮服沙龍的妻;沙龍是哈珥哈斯的孫子、特瓦的兒子。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區。他們請問於她。她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可以回覆那差遣你們來見我的人說,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照著猶大王所讀那書上的一切話,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為他們離棄我,向別神燒香,用他們手所做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忿怒必向這地發作,總不止息。』然而,差遣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回覆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至於你所聽見的話,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的居民所說、要使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的話,你便心裡敬服,(「心裡敬服」:原文指對神有敏銳和回應的心,是「心硬」的相反詞。)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 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平平安安的歸到墳墓」:約西亞是在戰場上被殺(參王下23:29),並不算是安然逝世。這裡大概是指約西亞離世時國家仍享太平,神的災禍還沒有臨到猶大。)……。』」他們就回覆王去了。(參王下22)



約西亞王差遣人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約西亞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約西亞王就把耶和華殿裡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約西亞王站在柱旁,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眾民都服從這約。(「服從」:原文作「站在上面」:指發誓忠於所立之約。)接著清除國中異教。約西亞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並把門的,將那為巴力和亞舍拉,並天上萬象所造的器皿,都從耶和華殿裡搬出來,在耶路撒冷外汲淪溪旁的田間燒了,把灰拿到伯特利去。從前猶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猶大城邑的邱壇和耶路撒冷的周圍燒香,現在王都廢去,又廢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或作十二宮,並天上萬象燒香的;又從耶和華殿裡將亞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淪溪邊焚燒,打碎成灰,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又拆毀耶和華殿裡孌童的屋子,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並且從猶大的城邑帶眾祭司來,污穢祭司燒香的邱壇,從迦巴直到別是巴,又拆毀城門旁的邱壇,這邱壇在邑宰約書亞門前,進城門的左邊。但是邱壇的祭司不登耶路撒冷耶和華的壇,只在他們弟兄中間吃無酵餅。又污穢欣嫩子谷的陀斐特,不許人在那裡使兒女經火獻給摩洛; 又將猶大列王在耶和華殿門旁、太監拿單米勒靠近遊廊的屋子、向日頭所獻的馬廢去,且用火焚燒日車。 猶大列王在亞哈斯樓頂上所築的壇和瑪拿西在耶和華殿兩院中所築的壇,王都拆毀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淪溪中。從前以色列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前、邪僻山右邊為西頓人可憎的神亞斯她錄、摩押人可憎的神基抹、亞捫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築的邱壇,王都污穢了,又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將人的骨頭充滿了那地方。(「邪僻山」:原作「行毀滅的山」(參耶51:25);有學者認為原文應譯作「受膏的山」(於原文僅一字母之差),指橄欖山。)約西亞徹底執行宗教改革,包括除掉聖殿裡的偶像和廢去拜偶像的聖職人員,以及拆毀國中的邱壇和為假神而設的祭壇。猶大約西亞的改革不單限於本國,連已落在亞述手中的北國也受到整肅。約西亞主要針對耶羅波安私自在伯特利所立的祭壇和祭司(參王上12:28-32),將人的骨頭燒在壇上面,使它不能再供獻祭之用,又把祭司殺在壇上,應驗了三百年前先知所說的預言(參王上13:2)。猶大約西亞命百姓守逾越節,這是摩西律法所規定的修例:以色列人每年須守逾越節,記念神領他們出埃及,與他們立約使他們成為神的子民,但自從撒母耳之後他們已沒有嚴謹地遵守這例。歷代志下30章提到希西家王曾召集以色列人守逾越節,但當時在時間和潔淨的條例上都沒有完全符合律法的要求(參代下30:2-3、 17-19)。猶大約西亞雖然進行徹底的改革,但刑罰仍難避免。約西亞的改革是列王中來得最徹底的一次,但猶大因瑪拿西的罪惡,仍要面臨亡國的命運。約西亞被殺,他兒子約哈斯繼位。當時巴比倫已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亞述西遷以求作垂死掙扎,向埃及求救。埃及王法老尼哥於是北上去會合亞述王(「攻擊」於原文亦可譯作「幫助」:這樣的譯法與歷史記載較為吻合)。約西亞一向與亞述敵對,自然想阻止埃及王援助亞述,結果被埃及王所殺。埃及王另立約雅敬為猶大王。約哈斯作王僅三個月,埃及王法老尼哥北征歸來,不許他作猶大王,另立約西亞的次子以利亞敬(即約雅敬)代替他,並且逼使猶大付出罰金作為賠償,由此可見約西亞死後埃及對猶大的控制。(參王下23)

 


關於約西亞在修殿時發現的律法書,又稱為約書(參王下23:3)。約書在摩西五經中是指申命記。筆著過去曾經分享一篇名為《神與以色列的聖約與古代近東的盟約》的文章中,文章提到:古學家在米所波大米及敘利亞一帶發現主前三千至二千年的盟約文獻。其中主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赫人與附屬國所立的盟約在格式上相當接近神與以色列民立的聖約,後者(參出19-24;申1-28;書24及撒上12)經文,當中以申命記最具古盟約的特色。不過,以上的經文不只是盟約的文獻,同時也描述神與以色列民立約和日後重訂此約的經過。以下臚列古代宗主國與所屬國立盟約的格式和意義,並對照申命記做法。

1.緒言:表明某宗主國與某附屬國立約,列出宗主國的皇帝稱號、族譜等。

同樣,申命記1:1-5聲明摩西是照著耶和華的命令吩咐以色列人。

2.歷史前言:表明立約雙方的關係,有顯著的「你」、「我」對稱。這往往指出宗主國對附屬國的恩德,要求附屬國履行盟約之條款以示報恩。

同樣,申命記1:6-3:29回顧神以往在曠野帶領以色列人的歷史。

3.條款:列出附屬國要向宗主國履行的責任,包括把軍事主權交由宗主國調遣,以宗主國的朋友為友,以其敵為敵。

同樣,申命記4-26複述以色列人當遵守的十誡、節期、祭禮等。

4.收藏約書的地方及公讀約書之責:聲明約書要好好保存,並在定時候取出重讀,使附屬國永誌不忘。

同樣,申命記31:9, 24-26及31:10-13便屬此項。

5.見證立約人的名單:包括雙方所拜的神,甚至當代人所敬拜的一切神祗,以及自然物體,如天、地、海等。名單中的神祗不僅見證約的締訂,更要降罰與違約者。

同樣,申命記31:16-20及32:1-47記載摩西作歌指證日後以色列民違約的不是。

6.祝福及咒詛:通常列出違約者會受的眾多咒詛(包括不育、災病、旱災等),及守約者蒙受的祝福(如生生不息、和平、富貴等)。

同樣,申命記28:1-14為祝福語,15-68則為咒詛語。

大致上,申命記有關約的描述在內容與次序上均有當代約書的特色,28章列舉的眾多咒詛語,與當代的盟約尤為接近。然而神和百姓立的約與昔日近東的盟約在基本精神上是迥異的:前者屬宗教性,包括道德行為的責任,而後者卻純粹是政治性的。申命記描述摩西與以色列人重訂西乃山的約,而西乃山的約是神與亞伯拉罕所立之約的延續,要成就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參出2:24;3:16;6:4-8)。神揀選以色列人,與他們立約,並非因他們比別的民族優越,乃是出於神的主權和恩慈(申7:7;9:4-5),以色列民應當回應神的愛 ──順服遵行神的誡命。早在亞伯拉罕與神立約的時候,他和他全家便要履行責任(參創17:9-14;18:18-19)。日後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因未履行此責任,相等於毀約(參書5:2-9)。神與人立約在當代是一項突破:國際的盟約是建築在政治與經濟的制度上,尤其是宗主國與附國的盟約,更含有剝削的成分;然而,神與人的約卻是建基於宗教及道德上,神與人關係的維繫有賴人順服神,從敗壞的異族中分別出來,成為聖潔,因為神是聖潔的

 

 

列王紀的作者指出,北國亡於亞述的主因是:離棄耶和華的一切誡命和祂與他們列祖所立的約(參王下1715)。猶大因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使猶大人陷在罪裡,同樣招來亡國的收場。歷代志的作者記下瑪拿西的悔改,使我們大感欣慰,因他至終也認識了耶和華神(參代下33章)。約西亞民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眾民都服從這約(參王下231-3)。這約是要百姓竭盡所能地事奉神,順服遵行祂的律例典章。此約自以色列人出埃及起,即為神與他們的關係重要之基礎,也是他們多次復興所朝的方向。也令人聯想到申命記六章四至五節的經文:『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參申64-5)』;大衛對所羅門的囑咐(參王上23),也提醒我們很少聽到在他以後出現的諸王有類似的關懷。不錯,神的話要時常提起,也要不斷的更新,一旦將之變成刻板繩規,人就會變得麻木不仁,再沒絲毫感覺了。我們得救的經驗能否支持我們在信仰生活上能歷久如新呢?所以我們要常常紀念主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捨命流血所立的新約(參林前1123-26)。願聖靈不斷的更新我們的生命本周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31:31-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