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衛的一生

 

 

         「耶西的兒子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作王共四十年: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他年紀老邁,日子滿足,享受豐富、尊榮,就死了。他兒子所羅門接續他作王。」(代上29:26-28)

 

 

入歷代志上的最後一個段落,本週研讀歷代志上第二十八章到第二十九章。歷代志上第二十八章記載大衛公開任命所羅門建造聖殿──從體栽及和內容來說,本段可與歷代志上第二十三章1-2節連接起來。話說大衛招聚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和輪班服事王的軍長,與千夫長、百夫長,掌管王和王子產業牲畜的,並太監,以及大能的勇士,都到耶路撒冷來。大衛王就站起來,說:「我的弟兄,我的百姓啊,你們當聽我言,我心裡本想建造殿宇,安放耶和華的約櫃,作為我神的腳凳;我已經預備建造的材料。只是神對我說『: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你是戰士,流了人的血。然而,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我父的全家揀選我作以色列的王,直到永遠。因祂揀選猶大為首領;在猶大支派中揀選我父家,在我父的眾子裡喜悅我,立我作以色列眾人的王。耶和華賜我許多兒子,在我兒子中揀選所羅門坐耶和華的國位,治理以色列人。』耶和華對我說:『你兒子所羅門必建造我的殿和院宇;因為我揀選他作我的子,我也必作他的父。他若恆久遵行我的誡命典章如今日一樣,我就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現今在耶和華的會中,以色列眾人眼前所說的,我們的神也聽見了。你們應當尋求耶和華─你們神的一切誡命,謹守遵行,如此你們可以承受這美地,遺留給你們的子孫,永遠為業。」此時是大衛統治的末期,他和所羅門已共同執政了一段時日,現在應讓兒子登基獨自掌權了。這裡大衛向以色列眾人說明,他建殿的動機和神揀選他建立王朝,以及神揀選所羅門建築聖殿。還勉勵以色列人遵守律法得享福地。最後是──大衛對所羅門的勉勵──大衛曾私下囑咐所羅門(參代上22:6-16),現在是在全國領袖前再次囑咐他(參代上22:17-19),內容大致相同。這種編排令讀者不期然聯想到約書亞兩次被委任的事(參申31:7、23)。大衛對所羅門說:「我兒所羅門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神,誠心樂意地事奉祂;因為祂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尋求祂,祂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祂,祂必永遠丟棄你。你當謹慎,因耶和華揀選你建造殿宇作為聖所。你當剛強去行。」(參代上28:1-10)

 

 

聖殿的設計──大衛對建造聖殿的另一項主要準備,就是按神的指示,繪畫全部的圖則。這使讀者想起會幕也是神把樣式指示摩西去建造的(參出25:9、40…)。大衛展示圖則:大衛將殿的遊廊、旁屋、府庫、樓房、內殿,和施恩所的樣式指示他兒子所羅門(「樣式」:一般認為指的是一座模型,但亦有學者認為只是聖殿圖則,大衛並非見到一座聖殿而仿製一座模型,乃是得靈感繪畫出來。),又將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被靈感動」:又可作「思想」。),就是耶和華神殿的院子、周圍的房屋、殿的府庫,和聖物府庫的一切樣式都指示他;又指示他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與耶和華殿裡各樣的工作,並耶和華殿裡一切器皿的樣式, 以及各樣應用金器的分兩和各樣應用銀器的分兩,金燈臺和金燈的分兩,銀燈臺和銀燈的分兩,輕重各都合宜;陳設餅金桌子的分兩,銀桌子的分兩,精金的肉叉子、盤子,和爵的分兩,各金碗與各銀碗的分兩, 精金香壇的分兩(包括建築物外形及內部設備的樣式,並所用金銀的重量。),並用金子做基路伯(原文作:用金子做車式的基路伯)「」原文作:車輪式的基路伯(參結1:10-21;10:9、14)。;基路伯張開翅膀,遮掩耶和華的約櫃。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耶和華用手」:這個詞語常指神的感動和默示(參王下3:15;結1:3;3:14)。「使我明白」:可見大衛得靈感時是清醒的。)。」──大衛再次勉勵所羅門。大衛又對他兒子所羅門說:「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神就是我的神,與你同在;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有祭司和利未人的各班,為要辦理神殿各樣的事,又有靈巧的人在各樣的工作上樂意幫助你;並有眾首領和眾民一心聽從你的命令。」(參代上28:11-21)

 

 

歷代志上第二十九章記載建殿奉獻──本段記錄大衛及人民為建殿而熱心奉獻,就好像從前以色列人為會幕熱心奉獻一樣(參出25:1-7;35:4-9、 20-29)。(作者在此又採用了好些波斯字彙,因為他自己是生活在波斯時代。)──大衛的奉獻。大衛王對會眾說:「我兒子所羅門是神特選的,還年幼嬌嫩;這工程甚大,因這殿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神建造的(「殿」:這字原非希伯來文,聖經中主要用於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及但以理書,解作「宮殿」例如:以斯帖記第一章(參斯1:2)。聖經中只有在這裡和本章19節解作「聖殿」。)。 我為我神的殿已經盡力,預備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銅做銅器,鐵做鐵器,木做木器,還有紅瑪瑙可鑲嵌的寶石,彩石和一切的寶石,並許多漢白玉(這些寶石是用來裝飾大祭司的聖衣(參出28:6-28)。)。 且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自己積蓄」:指的是大衛自己的珍藏。),建造我神的殿, 就是俄斐金三千他連得、精鍊的銀子七千他連得,以貼殿牆。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並藉匠人的手製造一切(大衛奉獻財物不單是為建造聖殿,且要把它裝飾輝煌。有許多寶石,聖經並沒有說明作何用。)。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大衛的熱誠激發了百姓的參與。──百姓的捐輸:於是,眾族長和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千夫長、百夫長,並監管王工的官長,都樂意獻上(「樂意獻上」:參出36:3-7。)。他們為神殿的使用獻上金子五千他連得零一萬達利克,銀子一萬他連得,銅一萬八千他連得,鐵十萬他連得(「達利克」:波斯王大利烏時(主前五一五年)開始鑄造的金幣。作者在這裡以此幣值代替大衛時代的計算法。)。凡有寶石的都交給革順人耶歇,送入耶和華殿的府庫(「革順人耶歇」:他的工作是主管聖殿的府庫。耶歇即耶希伊利(參代上26:21)。)。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大衛王也大大歡喜。所以,大衛在會眾面前稱頌耶和華說:「耶和華─我們的父,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直到永永遠遠的!」(參代上29:1-10)

 

 

大衛的感恩祈禱──當建造聖殿的一切準備完成後,大衛獻上讚美和感恩,內容與歷代志上16章相似(參代上16:8-36)。大衛的感恩祈禱:「耶和華啊,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 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裡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我們的神啊,現在我們稱謝你,讚美你榮耀之名!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或作沒有長存的指望)。耶和華─我們的神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而來,都是屬你的。我的神啊,我知道你察驗人心,喜悅正直;我以正直的心樂意獻上這一切物。現在我喜歡見你的民在這裡都樂意奉獻與你。耶和華─我們列祖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啊,求你使你的民常存這樣的心思意念,堅定他們的心歸向你,又求你賜我兒子所羅門誠實的心,遵守你的命令、法度、律例,成就這一切的事,用我所預備的建造殿宇(這整段禱文強調兩點:1.聖殿的建造意味以色列民自祖先以來的漂流已經停止( 參代上17:5-9);2.神的國度已經來臨。)。」大衛對全會眾說:「你們應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的神。」於是會眾稱頌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低頭拜耶和華與王。──所羅門正式登基。次日,他們向耶和華獻平安祭和燔祭,就是獻公牛一千隻,公綿羊一千隻,羊羔一千隻,並同獻的奠祭;又為以色列眾人獻許多的祭。那日,他們在耶和華面前吃喝,大大歡樂(「大大歡樂」:這次慶祝不是死板冷淡的儀式,而是令人鼓舞興奮的盛會。)。他們奉耶和華的命再膏大衛的兒子所羅門作王,又膏撒督作祭司(「再膏…所羅門作王」:按列王紀上的記載,由於大衛另一兒子亞多尼雅謀位,所羅門逼得匆匆就位(1:32-40)。這次是他正式在全國人民面前登基的大典。「又膏撒督作祭司」:撒督早已受膏作大祭司,他獨自擔任此職務則是稍後的事情。有學者認為此句應作「由祭司撒督膏立…」;但這也可能是後人的補筆。)。於是所羅門坐在耶和華所賜的位上,接續他父親大衛作王,萬事亨通;以色列眾人也都聽從他(「耶和華所賜的位上」:原文只作「耶和華的位上」。這反映一種神學思想──所羅門的寶座就是神的寶座;換句話說,以色列人是生活在神的國度中,所羅門及其子孫只是代神掌權而已。「萬事亨通」:歷代志並沒有記述大衛晚年兒子奪王位以及外人反對所羅門作王的事 (參撒下15-19;王上1-2)。歷代志作者並非隱瞞事實,或者故意讓讀者以為所羅門是位十全十美的君王。他對這些事隻字不提,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取材受了他本人觀點和寫作宗旨的支配,另一方面也因為他知道讀者對撒母耳記與列王紀已有充分的認識。)。眾首領和勇士,並大衛王的眾子,都順服所羅門王。耶和華使所羅門在以色列眾人眼前甚為尊大,極其威嚴,勝過在他以前的以色列王。──大衛統治的總結:耶西的兒子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作王共四十年: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他年紀老邁,日子滿足,享受豐富、尊榮,就死了。他兒子所羅門接續他作王。大衛王始終的事都寫在先見撒母耳的書上和先知拿單並先見迦得的書上。他的國事和他的勇力,以及他和以色列並列國所經過的事都寫在這書上。(參代上29:11-30)

 

 

從大衛的感恩祈禱,說明了我們與財物之間,並沒有一個永遠的關係。…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參代上29:15)。就像我們一般所說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與財物之間的確只有一個有限的關係,就是在今生的關係。但是獻上的財物所產生的影響力卻可以長存(參代上29:6-9)。聖殿建造之後,世世代代的人可以在這裡尋求到永生的上帝。…大衛的一生也曾犯錯得罪神;他曾被兒子追殺、被人藐視;今日,大衛贏得此美好的名聲乃在於他的知罪悔罪,重新得著神的恩典(參撒下11、15-20)。這也是基督徒學習的重要榜樣。歷代志作者對大衛的一生總結,是這樣形容大衛:「耶西的兒子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作王共四十年: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年紀老邁,日子滿足,享受豐富、尊榮,就死了(參代上29:26-28a)。」;大衛也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也被描述為「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參徒13:22、36)。」大衛不只是善終,他乃是完成上帝的旨意而離世,如同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參提後4:7-8a)。所以我們要求主幫助我們,學習像大衛那樣討神喜悅,在一切意願與計劃之中,以神的事為念。在凡事上要讓神居首位。本周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既廢了掃羅,就選立大衛作他們的王,又為他作見證說:「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徒13: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ng-Chi 的頭像
    Ying-Chi

    穎奇(Ying-Chi)的部落格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