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盼望與出路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代下36:22-23)

 

 

週研讀歷代志下第三十六章。歷代志下第三十六章記載猶大王國末期的歷史──約西亞死後,王位由三個兒子先後繼承;可惜他們都庸碌無能,又不效法父親專心事奉神,加上猶大國夾於東(巴比倫)南(埃及)兩大國之間,處於二強爭霸天下的洪流中,末期的國運遂全由外強操縱了。──約哈斯事蹟:話說國民立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在耶路撒冷接續他父作王。約哈斯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三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埃及王在耶路撒冷廢了他,又罰猶大國銀子一百他連得,金子一他連得。埃及王尼哥立約哈斯的哥哥以利雅敬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王,改名叫約雅敬,又將約哈斯帶到埃及去了(約西亞死後,國內元老擁立次子約哈斯為王,奉行先王親東方的政策,招惹埃及干預猶大內攻:1.廢約哈斯而立約西亞長子以利雅敬為王,改名約雅敬,授令採取親埃路線;2.把約哈斯囚死於埃及(參耶22:11-12);3.強懲罰款。「國民」:指國家的決策機關。)。──約雅敬事蹟:約雅敬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來攻擊他,用銅鍊鎖著他,要將他帶到巴比倫去。尼布甲尼撒又將耶和華殿裡的器皿帶到巴比倫,放在他神的廟裡(或作自己的宮裡)。約雅敬其餘的事和他所行可憎的事,並他一切的行為,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他比他弟約哈斯更加昏庸,兼且「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而他的親埃立場最後導致猶大被巴比倫入侵和搶掠,他自己亦失去王位。當時巴比倫王奪去聖殿的器皿(參參王下24:1-5;但1:2),並且擄去猶大的貴族,包括但以理在內(參但1:3、6)。這是猶大第一次的被擄。當時(約主前六○一)。「用銅鍊鎖著他…將他帶到巴比倫去。」:暗示約雅敬被帶往巴比倫,但耶利米書22章描述他被丟在耶路撒冷以外,無人哭號,可能是由一群親巴比倫團體施行像埋葬「驢子」一樣的草草埋葬(參耶22:19)。然而照傳統說他被埋葬於烏撒的園內,此乃源自本章8節的一個希臘文翻譯。)。他兒子約雅斤接續他作王。──約雅斤事蹟: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八歲( 「八歲」:應作十八歲(參王下24:8)。),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零十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過了一年,尼布甲尼撒差遣人將約雅斤和耶和華殿裡各樣寶貴的器皿帶到巴比倫,就立約雅斤的叔叔(原文是兄)西底家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王(約雅斤在國策上仍執行父親約雅敬的路線,結果受巴比倫人膺懲。結果巴比倫王將約雅斤、王室、官員及大部分的百姓都擄走,又將耶路撒冷的眾民和眾首領,並所有大能的勇士,共一萬人,連一切木匠、鐵匠都擄了去;除了國中極貧窮的人以外,沒有剩下的; 同時又奪去聖殿和王宮的寶物。又將一切勇士七千人和木匠、鐵匠一千人,都是能上陣的勇士,全擄到巴比倫去了(參王下24:12-16)。這事發生於主前五九七年,這是猶大第二次的被擄,被擄的人當中除約雅斤之外還有以西結(參結1:2)和末底改(參斯2:6)。)。(參代下36:1-10)

 

 

猶大王國末期的歷史──西底家事蹟: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 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先知耶利米以耶和華的話勸他,他仍不在耶利米面前自卑。尼布甲尼撒曾使他指著神起誓,他卻背叛,強項硬心,不歸服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眾祭司長和百姓也大大犯罪,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污穢耶和華在耶路撒冷分別為聖的殿。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他們卻嘻笑神的使者,藐視祂的言語,譏誚祂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祂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歷代志作者記述西底家在宗教上對神不忠及導致聖殿受搶掠,對這位末後君王生平的記載,與前任的兩位相同;除此之外,作者更強烈地把亡國的責任都歸在他身上。歷代志作者重複指出他的失敗:1.離棄耶和華;2.不服從先知的責備;3.政治上背叛巴比倫。「先知耶利米…自卑」:先知由於忠心耿耿地傳遞神的信息,多次受奸臣迫害(參耶37:1-16;38:1-6),西底家雖曾救他脫離險境,又向他諮詢有關前景的看法,可惜始終沒有依從。「他卻背叛」:西底家的外交攻策一向舉棋不定,初期接受埃及的援助,法老尼哥死後則轉而投向巴比倫(參耶51:59),最後又破壞誓言,轉與埃及結盟。作者指出這不但反映西底家缺乏政治才能,更顯示他不肯歸服神。「無法可救」:「救」與歷代志下7章14節的「醫治」原文同屬一字(參代下7:14)。)。──耶路撒冷的失陷:所以,耶和華使迦勒底人的王來攻擊他們,在他們聖殿裡用刀殺了他們的壯丁,不憐恤他們的少男處女、老人白叟。耶和華將他們都交在迦勒底王手裡。迦勒底王將神殿裡的大小器皿與耶和華殿裡的財寶,並王和眾首領的財寶,都帶到巴比倫去了。迦勒底人焚燒神的殿,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用火燒了城裡的宮殿,毀壞了城裡寶貴的器皿。凡脫離刀劍的,迦勒底王都擄到巴比倫去,作他和他子孫的僕婢,直到波斯國興起來。這就應驗耶和華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因為地土荒涼便守安息,直滿了七十年(尼布甲尼撒十九年:即猶大亡國那年(主前五八六年)。亦是猶大第三次的被擄。歷代志作者對主前五八六年發生的這一幕猶大亡國恨,作出如下的神學反省:1.猶大國受到巴比倫人的蹂躪是出於神的准許;2.猶太人被擄導致應許地享受安息;3.在作者當日,先知所預言的七十年已過去,波斯已經取代了巴比倫,顯示神的刑罰已經過去了。「使」:可作「帶領」。「神殿裡的大小器皿…都帶到巴比倫去了」:這其實也是神保守這一切之法(參但1:2;拉1:7-11)。)。後記:古列下詔釋放猶太人回耶路撒冷建聖殿──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古列」(有些譯本譯為「塞魯士」)「古列元年」:指他打敗巴比倫後統治整個波斯大帝國的第一年,即公元前五三八年。波斯王一反巴比倫的作風,將被擄到巴比倫的神像及其信徒遣返原來的地方,以安撫百姓。猶太人也在這宗教政策下受惠。這呼籲的對象包括從北國(以色列國)擄來的百姓。)。」(參代下36:11-23)

 

 

約哈斯是約西亞的次子,他僅僅作王「三個月」就被「埃及王…廢了…帶到埃及去了」。這表明埃及已介入猶大的內政,尼哥挾戰死約西亞的威勢,自詡為宗主國,不但「罰猶大國銀子一百他連得,金子一他連得」,並且另立約西亞的長子約雅敬為王。由於主前六○五年(約雅敬在位第四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大敗法老尼哥(參耶4:62),把他逐出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一帶,猶大從此受巴比倫的控制。後來約雅敬再倚賴埃及的勢力,背叛巴比倫王,結果招來大軍壓境(參代下36:1-7;王下23:33-24:5)…約雅斤僅作王「三個月」,就被擄往巴比倫,並且最後死在巴比倫。與他一同被擄的,包括「王母、后妃、太監、國中的大官、眾首領、大能的勇士、木匠、鐵匠」(參代下36:9-10a;王下24:12-16),等於國中的百姓被擄掠一空,其中包括祭司以西結。猶大成了一個空殼子,只剩下「國中極貧窮的人」,如同先知耶利米所說的成了「壞無花果」(參耶24:1-2)…尼布甲尼撒又選立西底家作王,有關西底家的生平,在耶利米書有較詳細的記載。初時他對國際形勢有很好的洞察力,既沒有附從那些反巴比倫的激烈分子,又接納耶利米先知的言論。但當在位的第九年,他誤以為可以聯同附近的國家攜手抵抗巴比倫王,結果遭受更深一層的毀滅。聖城遭受全面性的毀壞,城牆被拆,聖殿遭焚毀,城中房屋也遭同一命運。西底家亦遭受甚重的刑罰…(參代下36:10b-20;王下25:6-7)。

 

 

然而,這一切都在耶利米先知的預言中,耶利米預言:「這全地必然荒涼,令人驚駭。這些國民要服事巴比倫王七十年。七十年滿了以後,我必刑罰巴比倫王和那國民,並迦勒底人之地,因他們的罪孽使那地永遠荒涼。這是耶和華說的(參耶25:11-12)。」歷代志的作者解釋這七十年是「地土荒涼便守安息」,正表明猶大完全沒有照著律法來守安息年與禧年,因此上帝強制土地「享受安息…直滿了七十年」(參利25-26:34-35;代下36:21)。在這七十年間,中東又有了重大的變動,「波斯國興起來」,取代巴比倫成為新的霸主,主前539年,波斯滅了巴比倫。波斯的首任君王古列下詔通告全國,讓各國被巴比倫所擄的百姓,都可以返回故土,這其中也包括猶大。歷代志的作者詮釋是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而詔書中則容許猶大人歸回重建聖殿:「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參代下36:22-23)。」歷代志的作者不但解釋了被擄的真正原因,也將歸回百姓的盼望點燃,歸回的目的就是「建造殿宇」,重新為上帝建造聖所,讓上帝回到祂百姓中間居住,是猶大唯一的盼望與出路…雖然我們可能像猶大人與以色列人一樣失敗,但神的應許從來不落空。只要我們真心倚靠祂…因為祂是我們唯一的盼望與出路本週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歌頌祂,稱讚祂可記念的聖名。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30: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