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神有敏銳的心

 

 

他差遣使者來見約西亞,說:「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神的事,免得祂毀滅你,因為神是與我同在。」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神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代下35:21-22)

 

 

我們在這一週,繼續研讀歷代志下第三十三章到第三十五章。歷代志下第三十三章記載瑪拿西事蹟──歷代志作者筆下的瑪拿西與列王紀的不大相同。後者以他為導致猶大亡國的罪魁禍首(參王下21:10-15),而在此,他本人終因悔改而獲赦免。本章主要是採自列王紀下21章的資料,只是在解釋上貫徹了因果神學觀念,指出猶大亡國並不能單單歸咎瑪拿西。他的失敗、悔改、蒙赦免的經歷,堪作後人的借鏡。──瑪拿西的惡行:話說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拆毀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做木偶,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在耶和華的殿宇中築壇─耶和華曾指著這殿說:「我的名必永遠在耶路撒冷。」他在耶和華殿的兩院中為天上的萬象築壇,並在欣嫩子谷使他的兒女經火,又觀兆,用法術,行邪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祂的怒氣,又在神殿內立雕刻的偶像(「巴力…木偶」:「木偶」即「亞舍拉」,而此處兩字都用複數而非列王紀的單數,歷代志作者大概是用此法強調拜偶像的嚴重。「他的兒女」:原文為「他的眾子」。)。神曾對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說:「我在以色列各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和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以色列人若謹守遵行我藉摩西所吩咐他們的一切法度、律例、典章,我就不再使他們挪移離開我所賜給他們列祖之地。」瑪拿西引誘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致他們行惡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甚。──瑪拿西受罰悔改:耶和華警戒瑪拿西和他的百姓,他們卻是不聽。所以耶和華使亞述王的將帥來攻擊他們,用鐃鉤鉤住瑪拿西,用銅鍊鎖住他,帶到巴比倫去(當時亞述王為亞述巴尼帕(主前六六九至六二六年),瑪拿西大概是因背叛他而遭受亞述軍隊的攻擊。「巴比倫」:當時只是一小城邦,仍受制於亞述;歷代志作者顯然是用此事影射日後國家的被擄。)。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且在他列祖的神面前極其自卑。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瑪拿西因著悔改,結果得著釋放重回故上。)。此後,瑪拿西在大衛城外,從谷內基訓西邊直到魚門口,建築城牆,環繞俄斐勒,這牆築得甚高;又在猶大各堅固城內設立勇敢的軍長;並除掉外邦人的神像與耶和華殿中的偶像,又將他在耶和華殿的山上和耶路撒冷所築的各壇都拆毀拋在城外;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在壇上獻平安祭、感謝祭,吩咐猶大人事奉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百姓卻仍在邱壇上獻祭,只獻給耶和華─他們的(在耶路撒冷的城牆外加築新牆,一方面是為了加強防衛,另一方面,由於人口不住增加,有往外擴展的需要。)。(參代下33:1-17)

 

 

瑪拿西與亞們事蹟──瑪拿西的結語:瑪拿西其餘的事和禱告他神的話,並先見奉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警戒他的言語,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他的禱告,與神怎樣應允他,他未自卑以前的罪愆過犯,並在何處建築邱壇,設立亞舍拉和雕刻的偶像,都寫在何賽的書上(「何賽的書」:何賽大概是不見經傳的先知,他的書記錄了瑪拿西的事蹟。)。瑪拿西與他列祖同睡,葬在自己的宮院裡。他兒子亞們接續他作王。──亞們事蹟:亞們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瑪拿西所行的,祭祀事奉他父瑪拿西所雕刻的偶像,不在耶和華面前像他父瑪拿西自卑。這亞們所犯的罪越犯越大。他的臣僕背叛,在宮裡殺了他(亞們只作了王兩年,他行為惡劣,終被弒身亡,這可能是國中反亞述的勢力所為。)。但國民殺了那些背叛亞們王的人,立他兒子約西亞接續他作王。(參代下33:18-25)

 

 

歷代志下第三十四章記載約西亞事蹟──雖然約西亞不算得是猶大歷史上很顯赫的君王,可是作者用頗長的篇幅來記錄他的生平,理由大概是:1.約西亞繼續了曾祖父希西家一百多年前所推動的宗教復興;2.他是猶大最後一位賢明君王,在他統治下,猶大國得享三十年定繁榮,沒有戰爭,商業興盛;3.他成功地剷除了邱壇的敬拜;4.他最後戰死沙場,結局可歌可泣。從文學技巧來說,歷代志作者把約西亞描繪為希西家第二;歷代志作者的神學思想亦活現於約西亞生平的記載上。──約西亞的宗教改革: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所行的,不偏左右。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尋求他祖大衛的神。到了十二年才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壇、木偶、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眾人在他面前拆毀巴力的壇,砍斷壇上高高的日像,又把木偶和雕刻的像,並鑄造的像打碎成灰,撒在祭偶像人的墳上, 將他們祭司的骸骨燒在壇上,潔淨了猶大和耶路撒冷;又在瑪拿西、以法蓮、西緬、拿弗他利各城,和四圍破壞之處,都這樣行;又拆毀祭壇,把木偶和雕刻的像打碎成灰,砍斷以色列遍地所有的日像,就回耶路撒冷去了(約西亞的宗教改革顯然是出自他的虔誠,而不是像好些學者極端的看法,說改革是出於他要達成統一國家的政治動機,或是由於發現了古律法書而引起的。事實上,約西亞的宗教改革早在發現律法書之前已經開始了。「尚且年幼」:他大抵是得力於一班敬畏神的大臣。「除掉邱壇」:這種迦南人民崇拜用的設施從此停止。「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這是古代兩種製造金屬偶像的方式,(參士17:4)。「砍斷壇上高高的日像」:應作「砍碎壇(巴力的壇)上的壇」。)。──修葺聖殿:約西亞王十八年,淨地淨殿之後,就差遣亞薩利雅的兒子沙番、邑宰瑪西雅、約哈斯的兒子史官約亞去修理耶和華─他神的殿。他們就去見大祭司希勒家,將奉到神殿的銀子交給他;這銀子是看守殿門的利未人從瑪拿西、以法蓮,和一切以色列剩下的人,以及猶大、便雅憫眾人,並耶路撒冷的居民收來的(「交給他」:又可作「倒出來」。)。又將這銀子交給耶和華殿裡督工的,轉交修理耶和華殿的工匠,就是交給木匠、石匠,買鑿成的石頭和架木與棟梁,修猶大王所毀壞的殿。這些人辦事誠實,督工的是利未人米拉利的子孫雅哈、俄巴底;督催的是哥轄的子孫撒迦利亞、米書蘭;還有善於作樂的利未人(「辦事誠實」:在列王紀這詞是指他們在管理錢財上忠心,這裡則泛指他們在整件工程上無可指摘(參王下22:7)。「善於作樂的利未人」:可能在工匠工作時奏樂相伴。)。他們又監管扛擡的人,督催一切做工的。利未人中也有作書記、作司事、作守門的。(參代下34:1-13)

 

 

約西亞的宗教改革──律法書的發現及影響:他們將奉到耶和華殿的銀子運出來的時候,祭司希勒家偶然得了摩西所傳耶和華的律法書。大祭司希勒家對書記沙番說:「我在耶和華殿裡得了律法書。」希勒家將書遞給沙番,沙番就看了。書記沙番到王那裡,回覆王說:「凡交給僕人們辦的都辦理了。你的僕人已將殿裡的銀子倒出數算,交給耶和華殿裡辦事的人了。 」書記沙番又對王說:「祭司希勒家遞給我一卷書(古人將重要文件存放於建築物的地基,大祭司在修殿時發現律法書,可能與此習俗有關。)。」沙番就在王面前讀那書。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 吩咐祭司希勒家與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該亞的兒子亞革波、書記沙番和王的臣僕亞撒雅,說:「你們去為我、為民、為猶大猶大剩下的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為我們列祖沒有聽從這書上的言語,沒有遵著書上所吩咐我們的去行,耶和華就向我們大發烈怒(「這書上的話」:是摩西五經的一部分,包括有關離棄耶和華所招來的災禍之經文,如申命記28章或利未記26章(參申28:15-68;利26:14-39)。「以色列和猶大剩下的人」:這話充分表現了回國後「全以色列」及「餘民」的觀念。)。」於是,祭司希勒家和亞希甘、亞革波、沙番、亞撒雅都去見女先知戶勒大。戶勒大是掌管禮服沙龍的妻;沙龍是哈珥哈斯的孫子、特瓦的兒子。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區。他們請問於她。她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可以回覆那差遣你們來見我的人說,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照著猶大王所讀那書上的一切話,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為他們離棄我,向別神燒香,用他們手所做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忿怒必向這地發作,總不止息。』然而,差遣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回覆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至於你所聽見的話,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的居民所說、要使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的話,你便心裡敬服(「心裡敬服」:原文指對神有敏銳和回應的心,是「心硬」的相反詞。),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到你列祖那裡,我要降與這地和其上居民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致親眼看見。』」他們就回覆王去了。(據列王紀22章的記載,這件事在該處是引致約西亞進行宗教改革的根源,在歷代志則似是約西亞先前宗教熱誠表現的賞賜。律法書的發現,鼓勵了他加倍努力直到完成改革大業。) ──約西亞召民立約: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祭司利未人,以及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王就把殿裡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王站在他的地位上,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又使住耶路撒冷和便雅憫的人都服從這約。於是耶路撒冷的居民都遵行他們列祖之神的約。約西亞從以色列各處將一切可憎之物盡都除掉,使以色列境內的人都事奉耶和華─他們的神(「利未人」:列王紀23章2節作「先知」。未人充任先知訓誨百姓是回國後的社會現象(參代上25:1)。「以色列各處」:歷代志作者再次強調約西亞的宗教改革甚至普及於以前北國的領土。)。約西亞在世的日子,就跟從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總不離開。(參代下34:14-33)

 

 

歷代志下第三十五章記載慶祝逾越節──歷代志作者在此加插約西亞守逾越節一段,目的是:1.說明約西亞如何忠心事奉神(參代下34:33);2.把他描繪為第二位希西家(參代下30);3.對猶太人來說,本節日自他們回國後直到今日都是宗教曆上最重要的日子,約西亞的慶祝有堅固和強化這傳統的作用。──過節前的預備:約西亞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逾越節。正月十四日,就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王分派祭司各盡其職,又勉勵他們辦耶和華殿中的事; 又對那歸耶和華為聖、教訓以色列人的利未人說:「你們將聖約櫃安放在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建造的殿裡,不必再用肩扛擡。現在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服事祂的民以色列。你們應當按著宗族,照著班次,遵以色列王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所寫的,自己預備。要按著你們的弟兄,這民宗族的班次,站在聖所,每班中要利未宗族的幾個人。要宰逾越節的羊羔,潔淨自己,為你們的弟兄預備了,好遵守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話(「你們將聖約櫃安放在…殿裡,不必再用肩扛抬」:約櫃可能在聖殿修葺期間曾遷出至聖所;又有學者認為這句話是指自從有了聖殿之後,利未人就不用再扛抬約櫃了。「摩西所吩咐的話」:原來摩西律法規定只有祭司才可以宰殺祭牲,但利未人也許一向從旁協助。無論如何,在這個節期內,獻祭守節是符合摩西的吩咐。)。」約西亞從群畜中賜給在那裡所有的人民,綿羊羔和山羊羔三萬隻,牛三千隻,作逾越節的祭物;這都是出自王的產業中。約西亞的眾首領也樂意將犧牲給百姓和祭司利未人;又有管理神殿的希勒家、撒迦利亞、耶歇將羊羔二千六百隻,牛三百隻,給祭司作逾越節的祭物。利未人的族長歌楠雅和他兩個兄弟示瑪雅、拿坦業,與哈沙比雅、耶利、約撒拔將羊羔五千隻,牛五百隻,給利未人作逾越節的祭物(為數近四萬的祭牲,難以在一天之內獻完,這數目可能是包括除酵節在內的整個節期所獻上的。)。(參代下35:1-9)

 

 

守逾越節──節日的獻祭:這樣,供獻的事齊備了。祭司站在自己的地方,利未人按著班次站立,都是照王所吩咐的。利未人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祭司從他們手裡接過血來灑在壇上;利未人剝皮,將燔祭搬來,按著宗族的班次分給眾民,好照摩西書上所寫的,獻給耶和華;獻牛也是這樣。他們按著常例,用火烤逾越節的羊羔。別的聖物用鍋,用釜,用罐煮了,速速地送給眾民。然後為自己和祭司預備祭物;因為祭司亞倫的子孫獻燔祭和脂油,直到晚上。所以利未人為自己和祭司亞倫的子孫,預備祭物。歌唱的亞薩之子孫,照著大衛、亞薩、希幔,和王的先見耶杜頓所吩咐的,站在自己的地位上。守門的看守各門,不用離開他們的職事,因為他們的弟兄利未人給他們預備祭物(歷代志作者特別重視利未人所擔任的職務:1.他們替祭司宰殺祭牲及剝皮,把祭肉搬上祭壇;2.烹製祭肉;3.送祭肉給百姓及祭司(參出12:8: 利1-7);4.他們辦事殷勤而且滿有服務精神。「燔祭」:在此是指所獻的牛隻(參上下文)。「分給眾民」:指按百姓宗族單位,獻祭給神。)。──守逾越節的總結:當日,供奉耶和華的事齊備了,就照約西亞王的吩咐守逾越節,獻燔祭在耶和華的壇上。當時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又守除酵節七日。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像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裡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這逾越節是約西亞作王十八年守的(「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 …」:這次守逾越節十分降重熱鬧,甚至比希西家的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參代下30:26)。)。──約西亞的不幸收場:這事以後,約西亞修完了殿,有埃及王尼哥上來,要攻擊靠近伯拉河的迦基米施;約西亞出去抵擋他。他差遣使者來見約西亞,說:「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神的事,免得祂毀滅你,因為神是與我同在(「攻擊與我爭戰之家」:解釋有二:1.指進攻巴比倫敵軍;2.表示支援埃及在該地的軍事基地。)。」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神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弓箭手射中約西亞王。王對他的臣僕說:「我受了重傷,你拉我出陣吧!」他的臣僕扶他下了戰車,上了次車,送他到耶路撒冷,他就死了,葬在他列祖的墳墓裡。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由約西亞在位第十八年直到他去世年間,歷代志作者對他再無記述,因為前章已聲言他一生忠心跟從神 (參代下34:33)。不過,在結束約西亞生平的記錄前,作者還交代他不幸的死亡,按歷代志的因果神學觀點,那也許意味著神的刑罰。這次戰事發生於主前六○九年,當時亞述帝國最後一王亞述烏巴列企圖從巴比倫人手中奪回哈蘭,法老尼哥於是北上出兵援助亞述。尼哥指出此番出兵除了是要達成政治軍事的目標外,更是出於「神」的吩咐。而按歷代志作者的認識,這「神」乃以色列人所事奉的真神。「改裝」:有作「堅持」。「不肯」、「不聽從」:歷代志作者指出約西亞應對此次悲劇負責。「次車」:約西亞在戰場上用的戰車;他顯然另外備有平常所用較舒適的座駕。「耶路撒冷」:此處所載與列王紀稍有不同;後者記錄他死在米吉多,而前者則略去這點,大概歷代志的作者認為好的君王應該死於耶城。)。耶利米為約西亞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約西亞,直到今日;而且在以色列中成了定例。這歌載在哀歌書上。約西亞其餘的事和他遵著耶和華律法上所記而行的善事,並他自始至終所行的,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約西亞雖死於非命,但這一次的失策並不影響他一世的英名。歷代志作者最後一再聲明他是位好君王:1.他葬於祖墳;2.有偉大的耶利米先知為他作輓歌;3.嗣後猶太人每年定時悼念他的去世;4.他的善行功績收錄於青史中。)。(參代下35:14-27)

 

 

瑪拿西對『急難』的反應(參代下33:12),與亞哈斯的反應成為對比,後者只加劇了他對上帝的抗拒(參代下28:22)。對受苦的這兩種相反的反應,在人生經驗中是常見的。有人在他們已經忍受的痛苦上加上痛苦;有人則因此而更加確信上帝的愛,在他們受的苦愈增加時,顯明可見其最佳質素也愈增加(參羅5:3-5;彼前1:3-9)。瑪拿西因著悔改,結果得著釋放重回故上。瑪拿西雖然在耶路撒冷建築城牆,在猶大各堅固城內設立軍長。並且除掉城中的偶像與祭壇,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參代下33:14-16)。然而猶大最終被擄的命運已無法挽回。猶大人仍繼續使用邱壇向神獻祭(參代下33:17),他們難道不知道:所採用的習俗是神所反對的;獻祭的地方是神的律法所禁止的。他們將異教的信仰與敬拜神相混合,將異教的神祇和獨一的神混在一起,使人混淆不清。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讓世俗的影響弄歪了我們敬拜的正道…約西亞對神有敏銳和回應的心,因此讀到希勒家所發現耶和華的律法書,就悔改、自卑,應承照著書中所寫的神的命令去行(參代下34:19-33)。聖經是神給我們“活潑而有功效”的道(參來4:12),但如果我們不去讀它,就不能明白神的話。即使我們讀神的道,也還不夠,還要甘心樂意照著上面所說的去行…然而約西亞不理會尼哥的警告(參代下35:21-22),他以為尼哥只是異教的君王,不可能成為神大計劃之中的一員。這種錯誤的想法斷送了他自己的性命。儘管並不是人聲稱有神的信息就一定是真的,但神的信息也可能以人所想不到的方式臨到。神在過去曾經對異教的君王說話(參創12:17-20;20:3-7;但4:1-3…)。別讓成見或虛假的臆斷使我們聽不到神的信息。這樣才真正對神有敏銳的心本週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結36:26-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