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是不加害與人

 

 

「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13:9-10)

 

 

都是自私の,只知道愛自己,求自己の好處,人人如此。所以都成為心地狹小,心情苦惱の人。因為既不愛人,也就得不到人の愛,即使得到一點物質の東西,內心仍不會滿足,只有愛能滿足人の心,使人得到真正の快樂和安慰。上帝就是愛,所以宇宙才充實。世人缺乏愛,信徒卻不該如此,要以愛人不夠為自己の虧欠。因為蒙上帝の愛太大太多,也有責任去愛人;這是上帝の命令,也是人對咱の希望

 

 

一個信徒沒有愛人の心,就失去基督徒の特點,缺乏基督の生命,他心中必定沒有平安,喜樂。因為他一直在那裡虧欠人而不想去補還,但愛人の人卻充滿生命,活力,甘甜。生活就有了新の意義,有所給の人才是真正富足の人。愛の人生才是不虛度の,有今生和永遠の價值。在上帝面前受到重視也為人所喜悅。愛人是不會沒有機會の,因為天天都有機會遇見人,愛有許多表現の途徑和方式。真正有愛,會自然流露出來,人也會感覺到の。──《每日天糧》

 

 

「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の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像那」:下面四條誡命引自十誡中人際關係の條文,但未照原來の順序,且『不可貪婪』乃是一種總結意思の引法。「不可姦淫」:『姦淫』乃指成人在婚姻之外の性關係;犯姦淫乃因雙方不夠尊重對方の人格,故不是愛人の表示。「不可殺人」:『殺人』是恨人の終極表現;愛人の從不殺人「不可偷盜」:『偷盜』是剝奪別人の擁有權;真正の愛是付出,不是取得。「不可貪婪」:『貪婪』是一種無法控制の欲望;愛是消除欲望の妙方。「或有別の誡命」:『別の』有二意:(1)指除了上述四樣『不可』之外,其他沒有詳列の誡命;(2)與以上不同類の誡命,故可能包括俗世の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人如己』引自利未記十九章18節。『人』字在原文是『鄰舍』。

 

 

「愛是不加害與人の」:本句の『人』字原文和9節『愛人如己』の人同字,都是『鄰舍』,或可譯為『臨近の人』。「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這句話の意思是說,咱若能作到『愛人如己』(參羅13:9)這一個要求の話,就已經行了全律法(參加5:14)。⋯“愛人如己”。耶穌稱之為“其次”大の誡命(參太22:39;可12:31);雅各書二章8節稱之為“至尊の律法”(NEB作“聖經中至高無上の律法”)。⋯真實の愛乃是一種犧牲自我の愛,一面甘心樂意叫別人受益,一面不忍導致別人受害。那裡有愛,那裡就免去許多傷害人の事。⋯要愛人如己。如何愛自己,也如何愛人,即設身處地思想當咱這樣對待人時,如人這樣對待咱,自己是否好受。⋯⋯愛是不加害與人⋯⋯本週與咱大家分享此文章ㄟ目の,是希望咱大家共勉勵。

 

 

默想經文:

愛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林前13:8a、13;彼前4:8)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ng-Chi 的頭像
    Ying-Chi

    穎奇(Ying-Chi)的部落格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