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掃羅的陣亡

 

 

                   「這樣,掃羅死了。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代上10:13-14)

 

 

們來繼續研讀,歷代志上第八章到第十章。話說歷代志上第八章記載便雅憫支派的另一份族譜,與歷代志上第七章記載的完全不同(參代上7:6-12)。除了名字的差別外,兩段的文體也有很大的差異:後者的格式是「乙是甲的兒子」,而前者則為「甲生乙」。至於為什麼有這兩份不同的族譜?實在令人費解,可惜聖經沒有正面解答這問題,我們只能從旁推測。首先,便雅憫支派的族譜曾經出現在創世記和民數記(參創46:21;民26:38-40)。這兩份家譜皆出自同一作者摩西。創世記所記錄的是列祖時期雅各的家族,而民數記的則是數百年後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便雅憫支派內各家族的族長。相似的解釋也許可以應用在此處:第一,第七章和本章的族譜來自不同時期。其次,本章的族譜特別記錄住在首者的領袖之家世,以及便雅憫支派所出唯一的王掃羅的家譜。本章首先記載便雅憫的子孫:便雅憫的長子比拉,次子亞實別,三子亞哈拉,四子挪哈,五子拉法。比拉的兒子是亞大、基拉、亞比忽、亞比書、乃幔、亞何亞、基拉、示孚汛、戶蘭。以忽的兒子作迦巴居民的族長,被擄到瑪拿轄;以忽的兒子乃幔、亞希亞、基拉也被擄去。基拉生烏撒、亞希忽。(作者的用意是要帶出住在迦巴的以忽。「迦巴居民 …被擄到瑪拿轄」:有關此事史載不詳。有學者認為這事顯出部分便雅憫人曾被擄到以東(參代上1:40);又有學者認為這顯示迦巴的原居民曾被便雅憫人驅逐至猶大的瑪拿轄。)接著作又穿插一段歷史──沙哈連休他二妻戶伸和巴拉之後,在摩押地生了兒子。他與妻賀得同房,生了約巴、洗比雅、米沙、瑪拉干、耶烏斯、沙迦、米瑪。他這些兒子都是族長。他的妻戶伸給他生的兒子有亞比突、以利巴力。以利巴力的兒子是希伯、米珊、沙麥。沙麥建立阿挪和羅德二城與其村莊。有關沙哈連家族的歷史,資料不詳。南部的以色列人遇到天災人禍時往往遷居摩押(參得1;撒上22:3-4)。「建立阿挪和羅德」:這二城曾出現於古埃及的記錄上,故此處所指實乃重建二城的事。以斯拉記曾提到:被擄後歸回居於此二城的是原來居民的子孫(參拉2:33),至於他們的祖先何時遷居則史載不詳。然後作著才接續記載便雅憫支派的族長一些重要領袖的名字。和掃羅的家譜…。(參代上8)

 

 

歷代志上第九章記載:以色列人都按家譜計算,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猶大人因犯罪就被擄到巴比倫。這是作著上述完以色列支派各家譜的總結。然後作著才接著記載,回國後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作者在列舉以色列族譜的末段,記錄了被擄歸回後猶太人領袖的名字、組織。整段的內容分為三部分:以色列人後裔的家譜、祭司利未人的職務及他們分佈居住的地方。首先介紹返回故土的猶太人之首領。先從巴比倫回來,住在自己地業城邑中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寧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的有猶大人、便雅憫人、以法蓮人、瑪拿西人。(「以色列人」:包括以前南北二國的人,即是「猶大人、便雅憫人」(代表南國)和「以法蓮人、瑪拿西人」(代表北國)。 「尼提寧」:是聖殿的苦役(參拉8:20)。)他們可分為四類:平民、祭司、利未人和尼提寧。作著接續記載屬猶大支派的領袖:猶大兒子法勒斯的子孫中有烏太。烏太是亞米忽的兒子;亞米忽是暗利的兒子;暗利是音利的兒子;音利是巴尼的兒子。示羅的子孫中有長子亞帥雅和他的眾子。謝拉的子孫中有耶烏利和他的弟兄,共六百九十人。(「六百九十人」按尼希米記十一章的記載法勒斯的子孫只有四百六十八人(參尼11:6),比這裡的為少,可見「六百九十人」是全支派法勒斯、示拉、謝拉三家族的總人數。)屬便雅憫支派的領袖…作著緊接著記載:祭司、利未人…(這是負責歌頌的利未人。)、守門的利未人:守門的是沙龍、亞谷、達們、亞希幔,和他們的弟兄;沙龍為長。從前這些人看守朝東的王門,如今是利未營中守門的。可拉的曾孫、以比雅撒的孫子、可利的兒子沙龍,和他的族弟兄可拉人都管理使用之工,並守會幕的門。他們的祖宗曾管理耶和華的營盤,又把守營門。從前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管理他們,耶和華也與他同在。米施利米雅的兒子撒迦利雅是看守會幕之門的。被選守門的人共有二百一十二名。他們在自己的村莊,按著家譜計算,是大衛和先見撒母耳所派當這緊要職任的。他們和他們的子孫按著班次看守耶和華殿的門,就是會幕的門。在東西南北,四方都有守門的。他們的族弟兄住在村莊,每七日來與他們換班。(「可拉的曾孫 … 」:作者強調看守聖殿是利未人世襲的傳統;由於這職任性質特殊,而且是一種榮譽,所以他們的名字通常是和利未人分開排列。)以及利未人的職務,他們的職責包括:1.看守聖殿的倉房(參代上23:32;26:20);2.守衛聖殿和每早晨開門(參代上23:30);3.保管並清潔聖殿的用具陳設(參代上28:13-18;拉1:9-11);4.管理獻祭用的一切器具和材料,並烤製陳設餅,不過製香膏則歸祭司負責(參出30:23-33;利2:5-7;7:9;代上23:29)。和利未人的樂師…最後是掃羅王的家譜(本段與第八章差不多完全相同(參代上8:29-38),目的是要引進下一章掃羅陣亡的經過(參代上10:1-6)。)掃羅王的家譜:在基遍住的有基遍的父親耶利。他的妻名叫瑪迦;他長子是亞伯頓。他又生蘇珥、基士、巴力、尼珥、拿答、基多、亞希約、撒迦利雅、米基羅。米基羅生示米暗。這些人和他們的弟兄在耶路撒冷對面居住。 尼珥生基士;基士生掃羅;掃羅生約拿單、麥基舒亞、亞比拿達、伊施巴力。約拿單的兒子是米力巴力(即米非波設);米力巴力生米迦。米迦的兒子是毘敦、米勒、他利亞、亞哈斯。亞哈斯生雅拉;雅拉生亞拉篾、亞斯瑪威、心利;心利生摩撒;摩撒生比尼亞;比尼亞生利法雅;利法雅的兒子是以利亞薩;以利亞薩的兒子是亞悉。亞悉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名字是亞斯利干、波基路、以實瑪利、示亞利雅、俄巴底雅、哈難。這都是亞悉的兒子。(參代上9)

 

 

歷代志上第十章記載掃羅戰死基利波山: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爭戰,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山有被殺仆倒的。非利士人緊追掃羅和他兒子們,就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勢派甚大,掃羅被弓箭手追上,射傷甚重,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說:「你拔出刀來,將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懼怕,不肯刺他;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拿兵器的人見掃羅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 這樣,掃羅和他三個兒子,並他的全家都一同死亡。(「並他的全家都一同死亡」:作者並未忘記掃羅的後人伊施波設和米非波設依然生存,作著所著重的是「掃羅家」(即掃羅王朝的結束。)住平原的以色列眾人見以色列軍兵逃跑,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也就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掃羅一死,住在平原的以色列人要棄城而逃,可見掃羅在軍事上與政治上的貢獻:當時以色列人在掃羅的領導下截斷了非利士人通往內陸的商路;非利士人為了從以色列人手中奪取主要通路的控制權,冒險把軍隊開入耶斯列谷。雖然基利波山一役非利士人終獲勝利,可是本身亦實力大損,無力往東繼續推進。)次日,非利士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看見掃羅和他兒子仆倒在基利波山,就剝了他的軍裝,割下他的首級,打發人到(或作送到)非利士地的四境報信與他們的偶像和眾民,又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他們神的廟裡,將他的首級釘在大袞廟中。基列雅比人聽見非利士人向掃羅所行的一切事,他們中間所有的勇士就起身前去,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身送到雅比,將他們的屍骨葬在雅比的橡樹下,就禁食七日。這樣,掃羅死了。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 作者對掃羅之死的評論,他認為掃羅得此下場是由於:1.沒有遵守神的話──即不等候撒母耳就自行獻祭(參撒上13:7-14)和沒有把亞瑪力人全部消滅(參撒上15:7-30);2.求問交鬼婦人(參撒上28:7-25);3.沒有求問耶和華。撒母耳記上說掃羅曾求問耶和華,只是耶和華並沒有回答他(參撒上28:6)。),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參代上10)

 

 

歷代志的歷史部分是由歷代志上第十章開始,作者為什麼不從掃羅的登基說起?而是從從掃羅的陣亡說起?大概作著假設讀者(被擄歸回後的猶太人)對掃羅的生平已有基本的認識。那麼作者編排本章的用意又何在呢?有人認為這是給日後大衛的登位作個引子;有人認為作者利用掃羅悲慘的收場比對大衛的成功;又有人認為作者是借掃羅在位時政治宗教的敗落,影射王國後期甚至被擄歸回後的光景,而大衛的出現即是指民族救星的來臨。掃羅因著不順服神,才遭如此悲慘的收場;而守聖殿是利未人世襲的傳統,是特殊是一種榮譽,因此他們的名字亦記載在聖經…這亦如同主耶穌告訴門徒:「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參路10:20)。」…所我們要學習順服神,順服神亦有主動和被動之分,單單避免犯錯還不夠,我們更須積極追求,行在正路上本周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撒上15:22-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