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禱告中學習交託
「耶和華啊,我曾向你哀求。我說:『你是我的避難所;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參詩142:5)
本 |
星期詩篇精選──詩篇第一百四十二篇──話說詩篇第一百四十二篇是一篇個人的祈禱詩──詩人的苦況:(大衛在洞裡作的訓誨詩,乃是祈禱。)我發聲哀告耶和華,發聲懇求耶和華。我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陳說我的患難。我的靈在我裡面發昏的時候,你知道我的道路。在我行的路上,敵人為我暗設網羅。求你向我右邊觀看,因為沒有人認識我;我無處避難,也沒有人眷顧我(根據標題記,本詩是大衛在山洞裡藏身時創作的,但不知道是哪一個山洞。也許是亞杜蘭洞(參撒上22章),隱基底(參撒上24章),或歷史記錄中沒有提到的一個山洞。有人據詩142:6認為,在上述兩個地點中,隱基底的可能性較大。本篇是十三首訓誨詩中最後的一首。大衛述說他在亞杜蘭洞中的情形,心靈發昏焦急的時候。怎樣向神呼求。從那時的經歷中.他願意教訓後世的信徒,怎樣仰望神而勝過一切惡劣的環境。「我發聲哀告耶和華,發聲懇求耶和華。我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陳說我的患難」:詩人遭受敵人迫害,沒有人加以援手,也沒有可避難之所。詩人將心裡的苦情,完全向神敞開,甚至自己的靈性低落,亦毫不隱瞞。「求你向我右邊觀看,因為沒有人認識我」:可作「看看我的右邊,沒有人關心我」。)。(參詩142:1-4)
祈求的內容和基礎──耶和華啊,我曾向你哀求。我說:『你是我的避難所;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求你側耳聽我的呼求,因我落到極卑之地;求你救我脫離逼迫我的人,因為他們比我強盛。求你領我出離被囚之地,我好稱讚你的名。義人必環繞我,因為你是用厚恩待我(詩人求神搭救,因為只有神才是他的避難所,而且他獲救後,就可讚美神的名。「我說:『你是我的避難所;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詩人雖因人撇棄而感覺孤單,但得著神的同在,這才是上算。「落到極卑之地」:比喻十分痛苦的景況。「被囚之地」:也是比喻苦難。「求你領我出離被囚之地,我好稱讚你的名。義人必環繞我,因為你是用厚恩待我」:詩人有信心,亦能順服在神心意當中,因此軟弱變為剛強,能忍受各種人生磨煉;雖在極度困苦中,仍然覺得神用厚恩待他,以致能歌頌讚美,並且感恩許願。)。(參詩142:5-7)
本篇是大衛一篇很美的禱詞,可以作為禱告內涵的骨幹。聖經沒有陳明大衛在亞杜蘭洞還是在隱基底洞(參撒上二十二章,二十四章)發出呼聲,無論如何,我們曉得他心裡極其憂愁…大衛深信上帝不會因祂的軟弱而擊打;他亦知道當眾人會離棄他時,上帝仍是長遠可靠(參詩142:1-5)…遇到問題發生,大多數人只會向人大吐苦水,甚至流於咒罵,以為可以抒解內在情緒壓力,反而養成心理不平衡狀態。無疑,正常抒發渠道對我們是大有幫助的;然而我們不應忽略向上帝傾心吐意才能真正得著徹底釋放…很多人怕上帝知道他的私隱,以至裝假。其實上帝是全知的,更佳者,祂是體恤軟弱的恩主…不要忽略向父上帝傾心吐意的時刻,同時亦能把自己降服在上帝的美善旨意之中…在禱告中學習交託,在黑雲、狂風、暴雨中,仍能遠眺上帝的光明,平安、穩妥,而活出的見證來…願聖靈幫助我們……本週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來5:7;彼前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