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的回轉
「 神啊,求你使我們回轉(或譯:復興),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80:3)
詩 |
篇選集這禮拜──詩篇第八十篇──話說詩篇第八十篇是一篇團體的祈禱詩──祈求的內容:(亞薩的詩,交與伶長。調用為證的百合花。)領約瑟如領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啊,求你留心聽!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求你發出光來!在以法蓮、便雅憫、瑪拿西前面施展你的大能,來救我們。 神啊,求你使我們回轉(或譯:復興),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本篇詩篇是一篇為國祈禱詩,國土為敵人侵入,求神拯救。寫詩背景為北國已亡於亞述(參王下十七1-6),其人民多有逃來南國。故在殿中祈禱時,北國的人民(由以法蓮、便雅憫、瑪拿西代表)也參加(見本篇2節)。一同求神赦罪,復興民族。詩人求神彰顯大能,搭救正受敵人蹂躪的選民。「」:乃指約櫃上面的二基路伯,聖經描述耶和華是坐在基路伯的上面(參撒下22:11)。「以法蓮、便雅憫、瑪拿西」:代表北國以色列。本篇1節的「發光」:或指起來,迎接挑戰;而3、7、19節的「發光」:恩待和寵愛的象徵。)!──詩人本國的苦況:耶和華─萬軍之 神啊,你向你百姓的禱告發怒,要到幾時呢?你以眼淚當食物給他們吃,又多量出眼淚給他們喝。你使鄰邦因我們紛爭;我們的仇敵彼此戲笑。萬軍之 神啊,求你使我們回轉,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神向選民發怒,故他們戰敗,任由敵人宰割。「向你百姓的禱告發怒」:神發怒,故不應允百姓的禱告。「多量出眼淚給他們喝」:指把大杯的汪汪淚水給他們作飲品,比喻選民的悲慘情況。)!(參詩80:1-7)
祈求的基礎──你從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樹,趕出外邦人,把這樹栽上。你在這樹根前預備了地方,它就深深扎根,爬滿了地。它的影子遮滿了山,枝子好像佳美的香柏樹。它發出枝子,長到大海,發出蔓子,延到大河。你為何拆毀這樹的籬笆,任憑一切過路的人摘取?林中出來的野豬把它糟踏;野地的走獸拿它當食物(詩人用葡萄樹的比喻,指出神過去如何恩待選民,又問祂現在為甚麼不再次施恩?「葡萄樹」:比喻以色列人。「影子遮滿了山」:比喻選民佔據了應許之地。「大海」:地中海。「大河」:幼發拉底河。「長到…大河」:這是以色列國最強盛時的版圖。「野豬」:屬不潔的動物,比喻選民的敵人。)。──結語:萬軍之 神啊,求你回轉!從天上垂看,眷顧這葡萄樹,保護你右手所栽的和你為自己所堅固的枝子。這樹已經被火焚燒,被刀砍伐;他們因你臉上的怒容就滅亡了。願你的手扶持你右邊的人,就是你為自己所堅固的人子。這樣,我們便不退後離開你;求你救活我們,我們就要求告你的名。耶和華─萬軍之 神啊,求你使我們回轉,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人再次求神懲罰敵人(毀壞葡萄樹者),以及保護祂的百姓。「枝子」:原文作「兒子」,這裡大概是指長出的嫩枝,代表神的選民。「他們」:那些摧毀葡萄樹的敵人。「你右邊的人」:指君王。「人子」:可能指以色列。)!(參詩80:8-19)
亞薩是大衛的利未詩班的指揮之一。這裡的詩篇:第73至83篇,未必都是他寫的。有些是以後的人所寫的。那麼“亞薩的詩”乃是代表一班或一類的詩。本篇是一篇為國祈禱詩,國土為敵人侵入,求上帝拯救。寫詩背景為北國已亡於亞述(參王下十七1-6),其人民多有逃來南國。故在殿中祈禱時,北國的人民(由以法蓮、便雅憫、瑪拿西代表)也參加。一同求上帝赦罪,復興民族(參詩80:1-3)…本篇詩人對上帝有很深的體會,他稱呼上帝為「牧者」和「坐在二基路伯上的(主)」。前者表明他相信上帝是一位慈愛的上帝,無微不至地愛護自己的子民,好像牧者照顧羊群一樣。後者則表明他相信上帝是聖潔而充滿能力的。第1節下所說上帝所坐有「二基路伯」的東西是約櫃,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進入迦南前的曠野路程中,以法蓮、瑪拿西和便雅憫是被安排緊貼約櫃後面的支派。因此,「坐在二基路伯上的」上帝是清楚的說明了本篇詩人對上帝的能力滿有信心,祂將會引領自己的子民離惡從善,化險為夷…人在回轉之前必須悔改,脫離罪惡。人的悔改包括謙卑自己,歸向上帝,求赦免。當我們歸向祂的時候,祂要幫助我們更加看清自己,包括自己的罪。我們看見了自己的罪,就必須不斷地悔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恢復和保持同祂的團契(參詩80:3、7、19)…真心的回轉…願聖靈幫助我們……本週與我們大家分享此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與我們大家共勉之。
默想經文: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